101.肝素抗凝治療前后要測定凝血時間。
102.破傷風病人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炎。
103.應用TAT治療破傷風的機理是中和游離毒素。
104.破傷風治療的中心環節是鎮靜解痙。
105.破傷風病人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
106.徹底清創是為了避免發生氣性壞疽。
107.常用于厭氧菌感染創面的溶液有高錳酸鉀、過氧化氫。
108.能夠消除肉芽水腫的是3%~5%的過氧化氫。
109.供者與受者為孿生兄弟,一般不會發生排斥反應。
110.腎移植術前,組織配型檢查項目包括AB0血型、HLA抗原、混合淋巴細胞培養、淋巴細胞毒性試驗等。
111.超急排異是在移植術后24小時內或更短時間發生的排異反應。
112.自體移植是指供者和受者為同一個體,存活率最高。
113.游離植皮術后護理重點是植皮區肢體制動。
114.植皮術中應用最廣的皮片是中厚皮片。
115.供皮區術前消毒不可使用碘酒;片皮放置于冷等滲鹽水中。
116.表層皮片成活率高,但愈后不耐磨,易變形,有色素沉著。
117.病理檢查作為腫瘤定性診斷的檢查是最可靠的檢查。
118.抗腫瘤藥5-氟尿嘧啶屬于抗代謝類藥。
119.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根本區別是細胞分化程度。
120.化療特別強調聯合用藥方案,目的是減少藥物毒性,提高療效。
121.國際抗癌聯盟組織提出的TNM分期法,T代表原發腫瘤,N代表淋巴結,M為遠處轉移。
122.甲胎蛋白(AFP)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特異性很高。
123.化療藥局部外滲,應冰敷24小時。
124.化療可導致骨髓抑制,若白細胞低于3×109/L時,應先暫停給藥,并給予相應處理。
125.放療局部皮膚應保持清潔干燥,避免刺激。
126.顱內高壓三主征是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
127.對顱內高壓病人,便秘時若高壓灌腸可導致腹內壓升高,加重顱內壓增高。
128.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降低顱內壓的作用原理是穩定溶媒體膜作用。
129.顱內壓增高病人床頭抬高15°~30°的主要目的是利于顱內靜脈回流。
130.枕骨大孔疝急性期的首發癥狀是意識障礙、呼吸暫停。
131.急性顱內壓增高早期表現是脈慢,呼吸慢,血壓高。
132.小腦幕裂孔疝急性期首發癥狀是意識障礙、瞳孔散大。
133.格拉斯哥昏迷計分法測定內容包括睜眼反應、言語反應和運動反應。
134.冬眠降溫時應先用冬眠藥物再用物理降溫。
135.腦震蕩無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變,但在顯微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
136.顱底骨折診斷的主要依據是腦脊液外漏。
137.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腦外傷是硬腦膜外血腫。
138.腦脊液耳漏時顱腔與外界相通,若行沖洗、堵塞、腰穿等可造成顱內感染。
139.硬腦膜外血腫的典型表現是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
140.引起胸腔內壓力不斷增加的是張力性氣胸。
141.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可因前后端失去支撐而成浮游胸壁,并隨呼吸時胸內負壓的變化而呈反常呼吸;
142.對張力性氣胸現場搶救,首先應行胸腔穿刺排氣。
143.閉式胸膜腔引流裝置應保持密封。
144.閉式胸膜腔引流管拔管時囑病人深吸氣后屏住再拔管。
145.開放性氣胸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是縱隔擺動。
146.肋骨骨折常見于第4~7肋。
147.張力性氣胸病人由于傷側胸腔壓力不斷升高,嚴重影響呼吸和循環功能,出現極度呼吸困難、發紺。
148.胸腔閉式引流管銜接處脫節,應立即鉗閉引流管近端。
149.判斷胸腔引流管是否通暢的最簡單方法是觀察水封瓶中長管內水柱的波動。
150.搬動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病人時應用兩把止血鉗夾閉引流管。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