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患者心理護理
按精神科一般護理常規:
1.一般消極者安排在大病室內,以利患者與恢復期患者交往。嚴重消極者安排在重病室內24h重點監護,防意外發生。對隨時有自傷、自殺行為的患者,必要時可用約束帶保護,請家屬陪護。
2.對消極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密切觀察患者動態,防意外發生。尤其在夜間、凌晨、交接班時。
3.對癥狀“突然好轉”的消極患者更要警惕,謹防患者偽裝好轉,伺機待工作人員疏忽時采取消極行動。
4.發藥時防藏藥,累積后吞服自殺,測體溫時防吞咬體溫表,洗澡時防有意燙傷。
5.夜深人靜時病態思維會高度集中,消極意念加重而易發生意外,要及時做好安眠處理。
6.針對病情給患者精神上溫暖、支持、疏導、鼓勵。幫助患者排解消極,自殺意念,樹立自信心培養生活情趣。
7.鼓勵患者參加工、娛活動,以轉移、分散患者的消極自殺意念,調動患者情緒。
抑郁產婦心理護理
產后抑郁癥是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癥,一般情況不需要藥物治療,為了保障產母安全渡過產褥期,進行有效的母乳喂養,必須對抑郁的產母進行心理護理。
①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應加強護理工作的效率,治療,護理時間要相對集中,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落實陪伴制度,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過度的困乏直接影響產母的情緒,產后是產母精神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各種精神刺激都易激惹,尤其是敏感問題,比如嬰兒的性別、產母體型的恢復,孩子將加重經濟負擔等,應盡可能的避免。
②幫助產婦認同母親角色,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初為人母,對如何喂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確理解他們的行為和氣質,往往感到十分困難,這時應主動與產母交流,傾聽她們的想法和感受,表現出同情心,主動關心她們,鼓勵她們積極脊效地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教會她們護理孩子的一般知識和技能,消除產母自認為無能的心態,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嬰兒,與她們進行情感交流,及時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③爭取良好的家庭氛圍: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家庭各成員角色的獲得,有利于建立多種親情關系,家庭成員除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產母外,還要有同情心,傾聽其傾訴,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使其從心理上樹立信心,消除苦悶心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產后四個月是否進行純母乳喂養,是否堅持母乳喂養是關鍵,其中需要家人的幫助和監督,遇到問題,應一起討論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