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1、病因 ①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由β溶血性鏈球菌經體表小傷口或足癬病灶處侵入,好發于下肢和面部。
2、臨床表現 ③起病急、進展快,先有畏寒、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體溫可高達39~40℃,繼之局部出現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中央較淡、邊界清楚并略隆起。手指輕壓發紅區顏色變白,松手后紅色很快恢復,當紅腫向周圍蔓延時,中央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紅腫區有時可發生水泡,局部有燒灼樣痛,一般不化膿。常伴有周圍淋巴結腫大、疼痛。感染加重可導致全身膿毒癥。反復發作可使淋巴管受阻而發生橡皮腫。
3、治療要點 ②休息,抬高患肢,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至局部及全身癥狀消失后3~5天,以防復發。本病具有傳染性,應予以接觸隔離。
膿性指頭炎
1、病因 ①膿性指頭炎是指手指末節掌面的皮下組織化膿性感染,常發生于指尖或指末節皮膚受刺傷后,亦可由甲溝炎加重所致。主要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2、臨床表現 ③初起,指尖有針刺樣疼痛,以后指頭腫脹、發紅、疼痛劇烈,當指動脈受壓,疼痛轉為搏動樣跳痛,患指下垂時加重。多伴有全身癥狀,如寒戰、發熱、全身不適、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等。若感染進一步加重,組織缺血壞死,神經末梢因受壓和營養障礙而麻痹,指頭疼痛反而減輕,皮色由紅轉白。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引起指骨缺血性壞死,形成慢性骨髓炎,傷口經久不愈。
3、治療要點 ②初期用熱鹽水浸泡,也可用藥物外敷,患手和前臂平置,避免下垂而加重疼痛。一旦出現指頭跳痛、明顯腫脹、伴有全身癥狀,應及時切開減壓引流,有死骨片應摘除。根據病情,酌情應用抗生素。
甲溝炎
1、病因 ①指甲的近側(甲根)與皮膚緊密相連,皮膚沿指甲兩側向遠端伸延形成甲溝,常因微小創傷而引起甲溝炎,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2、臨床表現 ③發病初期,指甲一側皮膚組織紅腫,并伴有輕微疼痛,有的可自行或經過治療后消退;有的感染還可由一側甲溝蔓延至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如不及時切開減壓引流,膿腫向下蔓延可形成指甲下膿腫,或膿性指頭炎。若處理不當可發展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
3、治療要點 ②早期局部熱敷、理療,外敷中西藥,應用抗生素。已有膿腫者,可在甲溝處作縱形切開引流。甲下膿腫應拔甲,但勿損傷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發生畸形。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