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飼法的灌注方法
1)鼻飼前:腦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賁門括約肌處于開放狀態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誤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飼前應將床頭抬高30-35度,可避免進食過程中及進食后的嗆咳、返流、嘔吐等情況,減少肺炎的發生。
2)鼻飼法:回抽有胃液時,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ml),此時應停止鼻飼,待癥狀好轉后再行鼻飼。如無異常可緩慢注入少量溫開水,然后再灌注鼻飼藥物或流食。藥物應將藥片研碎,溶解后灌入。鼻飼速度應緩慢,并隨時觀察病人的反應。
3)鼻飼后:用溫水20ml沖洗胃管,避免食物殘留在胃管內發酵或變質,引起病人胃腸炎或堵塞管腔。將胃管末端蓋帽固定,并用紗布包好,皮筋系緊,用安全別針固定于枕旁。保持半臥位30-60分鐘后再恢復平臥位。
4)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將注射器洗凈后放入治療碗內,蓋紗布備用。
5)根據醫囑記錄病人反應及鼻飼量。
股疝術后護理
①體位與活動:術后宜取平臥位,膝下墊軟枕,髖、膝關節略屈曲,使腹肌松弛,減小腹壓和手術切口處張力,以利于緩解傷口疼痛、防止疝修補處組織裂開,術后次日適當進行床上四肢的活動。臥床時間長短,依據疝的部位、大小、腹壁缺損程度及手術方法而定,一般在術后3~6日可下床活動。但對于年老體弱、復發疝、絞窄性疝、巨大疝的病人臥床時間延長至術后10日方可下床活動,以防止術后初期疝復發。
②飲食管理:臥床期間要加強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進食、排便的照顧,術后6~12小時可進流質飲食,次日進軟食或普食。
③預防復發:術后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咳嗽,影響切口愈合;如有咳嗽時先用手掌按壓傷口處,然后再咳嗽,以減少對傷口牽拉等不利影響;保持大、小便通暢,及時處理便秘,告知病人排便時勿用力增加腹壓;術后的尿潴留也要及時處理。
④預防陰囊血腫:術后切口部位常規壓沙袋(重0.5kg)24小時,以減輕滲血;使用丁字帶或陰囊托托起陰囊,可減少滲血、滲液的積聚,促進滲血、滲液的回流和吸收。要經常觀察傷口敷料有無紅染、陰囊是否腫大,如有異常應及時和醫師聯系。
⑤傷口的護理:無絞窄的疝手術為無菌手術,不應發生傷口感染,而絞窄性疝行腸切除、腸吻合術,易造成切口污染。要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潔,避免大、小便污染。對嬰幼兒尤其要加強觀察,發現敷料脫落或污染應及時更換;必要時在敷料上覆蓋塑料薄膜,做好傷口的隔離保護。對施行腸切除、腸吻合術的病人,要保持胃腸減壓和其他引流的通暢;遵醫囑使用抗菌藥物。術后48小時后,病人如仍有發熱、訴切口處疼痛,可能為切口感染,應檢查傷口給予處理。
⑥密切觀察病情:術后出現急性腹膜炎或有排尿困難、血尿、尿外滲等表現時,可能為術中腸管損傷或膀胱損傷,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⑦健康指導:宣教腹外疝的成因,避免生活和工作中能引起腹壓增高的因素;解釋嵌頓疝的發生原因和表現,有情況及時就診。非手術治療的病人,囑其定期到醫院復診。小兒半年后疝環仍未閉合者應手術治療,成人疝帶壓迫治療者,若手術的禁忌證消除,也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病人,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可先恢復一般性工作,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活動;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多進食高纖維素的食物,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習慣;積極治療和預防各種能導致腹壓增高的疾病,防止腹外疝的復發和再發。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