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護理要點
褥瘡是由于皮膚長期受到壓迫,血循環不暢,營養不良,導致細菌繼發感染而成。臨床癥狀為局部皮膚破潰,甚而壞死。多見于下肢癱瘓、昏迷、長期臥床不能自主翻身的年老體弱患者。好部位為經常受壓骨突部,如肩胛骨突出處、尾底部、股骨大粗隆部、坐骨結節部、足根中或枕后部等。
護理要點:
1、初期局部皮膚紅腫時,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分鐘、再擦滑石粉,每天數次;若皮色變紫,有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損時,用1%龍膽紫涂擦表面,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患處再受壓。
2、水皰破損,局部感染有淺層壞死時,可用濃度為1:5000的高猛酸鉀溶液沖洗,擦干創面及周圍皮膚后,用60瓦電燈在距創面30厘米處烘烤,使其干燥愈合,處理后創面可用凡士林油紗布復蓋。
3、患者床墊要柔軟,床單平整,潔凈并勤更換;每2小時給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拖拉;對經常受壓部位勤按摩,也可在受壓部墊海綿墊,氣圈或軟枕等以減輕壓力。
4、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防止尿液,糞便污染皮膚或瘡面。
5、居室應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發熱,因高熱可使褥瘡迅速擴大或愈后復發。
心包炎護理
1.臥床休息,取半臥位。
2.胸痛明顯者可遵醫囑給予止痛藥。鎮靜劑。
3.及時做好降溫護理,更換病人衣褲,定時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
4.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
5.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及抗結核藥物和抗生素藥物的作用、副作用。
6.一旦發現病人出現心包積液引起心臟壓塞征象時,立即通知醫師并協助搶救。
7.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水腫者應限制鈉鹽攝入。
8.保持大便通暢。
9.出現焦慮時,護士應積極與病人交談接觸,勸慰,給予生活上的幫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于配合治療。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