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護理
1.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最高。開始頸痛頸部僵硬,繼而向肩部及上肢放射,頸部活動時疼痛加劇;上肢感覺異常,肌力和手握力減退。體征:患側頸部肌肉攣縮,頭喜偏向患側,肩部上聳;頸肩部壓痛,頸部和肩關節活動受限;上肢牽拉試驗及壓頭試驗陽性。CT和MRI檢查可幫助診斷。
2.脊髓型頸椎病:早期頸痛不明顯,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或持物不穩等側束、錐體束損害表現為最早癥狀;隨病情加重,發生自下而上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CT和MRI檢查可幫助診斷。
3.椎動脈型頸椎病:
主要癥狀有:
(1)眩暈:為主要癥狀。
(2)頭痛:多為發作性脹痛,多位于枕部或頂枕部,常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常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3)視覺障礙:為突發性弱視或失明、復視,短期內自動恢復。
(4)猝倒:突發,多在頭部突然轉動或屈伸時發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繼續正常活動。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可持續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癥狀。
測量脈搏部位
1.測量部位:
凡身體淺表靠近骨骼的動脈,均可用以診脈。常用的是橈動脈,其次有顳淺動脈、頸動脈、肱動脈、動脈、足背動脈、脛后動脈、股動脈等。
2.測量方法:
觸診法,以橈動脈為例。
(1)診脈前,病人應情緒穩定,測量前30分鐘無過度活動,無緊張、恐懼等。
(2)病人取坐位或臥位,手臂舒適,手腕伸展。
(3)護士將示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指端輕按于橈動脈處,按壓的力量大小以能清楚觸到搏動為宜。
(4)正常脈搏計數半分鐘,并將所測得數值乘2,即為脈率。如脈搏異常或危重病人應測1分鐘。若脈搏細弱而觸不清時,應用聽診器聽心率1分鐘代替觸診。
(5)記錄結果。
(6)脈搏短絀的測量:發現脈搏短絀的病人,應由兩位護士同時測量,一人聽心率,另一人測脈率,由聽心率者發出“起”、“停”口令,兩人同時開始,測1分鐘。記錄方法:心率/脈率。
3.注意事項:
(1)診脈前,病人有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應休息20~30分鐘后再測。
(2)不可用拇指診脈,以防拇指小動脈搏動與病人脈搏相混淆。
(3)為偏癱病人測脈搏,應選擇健側肢體。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