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angyuchun00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抗堿血紅蛋白簡介
正常范圍:男性0.17%~2.27%;女性0.13%~1.56%;新生兒55%~85%,2~4個月后逐漸下降,1歲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檢查介紹:利用血紅蛋白F對堿性物質有較大的抵抗力,而其他的血紅蛋白無此特性,以此來檢測血液中血紅蛋白F的量。
臨床意義:抗堿血紅蛋白測定主要用于溶血性貧血的病因診斷。
增多見于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某些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鐵粒幼細胞貧血、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等。
反應物自身因素
抗原:1.理化特性。2.Ag決定簇數量。3.Ag決定簇種類。
抗體:1.來源。2.特異性與親和力。3.濃度。
環境條件:
電解質:0.85%NaCl*使[Ag-Ab]表面的電勢下降,失去電荷,破壞水化層,形成凝集或沉淀。濃度過高出現鹽析。
酸堿度:pH6~9*酸凝集:當pH為3左右時,接近細菌Ag的等電點,可出現非特異性凝集。
蛋白質具有兩性電離性質,每種都有固定的等電點。反應液中pH過高或過低都可影響抗原或抗體的理化性質。
溫度:15~40℃,冷凝集為4℃。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增高,分子運動加快,反應速度加快,但結合不牢固,易解離;溫度低,反應速度慢,但結合牢固。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