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參考值
【正常參考值】
百分率:0.005~0.05(0.5%~5%);
絕對數: (50~300)×106/L.
【臨床意義】
1.增多:
(1)變態反應: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食物過敏、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過敏性肺炎、神經血管性水腫等。
(2)某些皮膚病:如牛皮癬、濕疹、皰疹樣皮炎、霉菌性皮膚病等。
(3)某些寄生蟲病:如鉤蟲病、肺吸蟲病、包囊蟲病、血吸蟲病、絲蟲病、絳蟲病等。(4)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5)其他:如猩紅熱、潰瘍性結腸炎、X線照射后、脾切除、傳染病恢復期等。
2.減少:
(1)傷寒、副傷寒及其他感染早期。
(2)應激狀態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時。
紅細胞計數受生理變化影響
生理變化
(1)年齡與性別的差異:初生兒由于在母體內以彌漫方式從母體血液獲得氧氣,通常處于生理性缺氧狀態,故紅細胞明顯增高,但在出生2周后就逐漸下降。
(2)精神因素:感情沖動、興奮、恐懼 、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腎上腺素增多,導致紅細胞暫時增多。
(3)劇烈的體力勞動:主要因勞動時氧需要量增加所致的相對乏氧等引起,一般成有要安靜時每分鐘全身耗氧0.3-0.4L肌肉運動時可增加到2-2.5L,最高可達到來-4.5L此時由于紅細胞生成素生成增加而骨髓加速釋放紅細胞,導致紅細胞增多。
(4)氣壓:當氣壓低時,因缺氧刺激,紅細胞可代償性增生。高山地區居民和登山運動員紅細胞數均高于正常,乃因大氣稀薄、氧分壓低,人體接受了缺氧的刺激后,血漿中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升高,引起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所致。
(5)妊娠:妊娠中、后期,為適應胎盤循環的需要,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孕婦的血漿容量明顯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釋;6個月—2歲的嬰幼兒由于生長發育迅速所致的造血原料相對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明顯減退等均可導致紅細胞減少,統稱為生理性貧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