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er(特納)綜合征
【參考范圍】X染色體G顯帶帶型的特征:X染色體短臂中段有1條明顯的深帶,遠側段可見1條窄的、著色淡的深帶。X染色體長臂可見4~5條深帶,近中部1條最為明顯。
本病又稱性腺發育不全綜合征。患者性染色體只有1條X,比正常人少1條X染色體,為性染色體X 單體型。本病X單體型占55%,嵌合型占10%,等臂X染色體占20%.染色體核型有:45,XO;45,XO/46,XX;46,X,i(Xp);46,X,i(Xq);46,X,Xq-和46,X,r(X)等。
【影響因素】
1.細胞培養中無菌操作不嚴格。
2.試劑質量不佳、培養液的pH值不符合要求、秋水仙堿的濃度和加入量的多少均影響染色體數量及分散效果。
3.顯帶過程中,緩沖液的pH值、胰酶的作用時間及溫度要合理搭配與調整理。
4.本病染色體核型十分復雜,需注意X染色體與C組染色體的區別,觀察實驗結果必須十分注意各種嵌合體和結構異常核型,以免誤診。
【臨床意義】本病在女性新生兒中的發生率約為1/2500,但在自發流產中發生率為7.5%,表明45,X胚胎多在胎兒期流產死亡。本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女性身材矮小,有乳房間距增寬、乳腺發育不良、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原發閉經、子宮小、外陰幼稚型、蹼頸等。部分病例智力常低于正常者,患者臨床癥狀的輕重取決于正常與異常細胞系所占的比例。在X染色體結構中,X染色體短臂缺失,導致典型的身材矮小等Turner綜合征癥狀,而X染色體長臂缺失,導致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與不育。
微球菌屬的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
本菌包括腦膜炎藤黃微球菌(M.lafeus)、玫瑰色微球菌(M.roseus)及易變微球菌(M.varians)3個菌種。為條件致病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本菌可致病,如引起膿腫、關節炎、胸膜炎等疾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