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及骨髓象特點
(1)血象:血紅蛋白、紅細胞均減少,以血紅蛋白減少更為明顯。輕度貧血時紅細胞形態無明顯異常,中度以上貧血時紅細胞體積減小,中心淡染區擴大,嚴重時紅細胞可呈環狀,并有嗜多色性紅細胞及點彩紅細胞增多。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多或正常。白細胞計數及分類一般正常。血小板計數一般正常。
(2)骨髓象: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值減低。紅細胞系明顯增生,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幼紅細胞體積小,邊緣不規整,胞核小而致密,胞漿量少,因血紅蛋白合成不足而著色偏堿。成熟紅細胞體積小,中心淡染區擴大,嚴重時可呈環狀紅細胞。易見嗜多色性紅細胞。粒細胞系相對減少,但各階段比例及細胞形態大致正常。巨核細胞系正常。
慢性髓系細胞檢查
初診時以外周血計數增高為主,一般>25×109/L,約一半患者>100×109/L,可見各階段幼稚粒細胞,原粒一般約占3%,早幼粒約占4%,中、晚幼粒細胞約占40%,分葉核粒細胞約占35%.嗜酸和嗜堿粒細胞常增高。成熟形態僅有輕度改變,表現為大小不均,網織計數正常或輕度增高。初診時約50%的患者有血小板計數增高,在病程中血小板>1000×109/L者并非少見。淋巴細胞絕對值常增高(平均為15×109/L),主要是T淋巴細胞增高,B淋巴細胞數正常。骨髓常為極度增生,粒系:為10:1~30:1,紅系增生減低,嗜堿、嗜酸粒細胞常增高,可見Gaucher細胞樣巨噬細胞和海蘭細胞,巨核細胞數常增高。骨髓活檢病理切片銀染常示網狀纖維增生,約一半患者為顯著增生。90%以上的患者中性粒細胞堿性或磷酸酶活性減低或缺如,尿酸水平常為正常人的2~3倍,血清VitB12結合蛋白常增高,血清乳酸脫氫酶也常增高,在病程中可出現鈣血癥和低鉀血癥。急變期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與急性白血病相同。
典型的CML伴有脾腫大,外周血數增高,可見各階段幼稚細胞,嗜酸和嗜堿粒細胞增高。骨髓增生明顯或極度活躍,以粒細胞系增生為主,中性晚幼及桿狀核粒細胞明顯增生,嗜酸和(或)嗜堿粒細胞亦增多,巨核細胞系常增生。中性粒細胞必磷酸酶積分(ALP)減低。細胞遺傳學檢查Ph染色體或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出BCR-ABL基因重排或融合,診斷并不困難。
CML主要需與由感染、炎癥或轉移瘤等引起的反應性白細胞增高或類白血病和類紅白血病反應鑒別診斷。
CML確診后為了下一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尚需進一步分型,分期和分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