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生物學性狀
EB病毒的形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園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 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104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與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
EB病毒僅能在B淋巴細胞中增殖,可使其轉化,能長期傳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具有EBV的基因組,并可產生各種抗原,已確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殼抗原(VCA),淋巴細胞識別膜抗原(LYDMA)。
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產生相應的lgG和LgA抗體,研究這些抗原及其抗體,對闡明EBV與鼻咽癌關系及早期診斷均有重要意義。EB病毒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內,以環狀DNA形式游離在胞漿中,并整合天染色體內。
凝集反應
細菌、紅細胞等顆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體)與載體顆粒結合成致敏顆粒后,它們與相應抗體(或抗原)在適當電解質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稱凝集反應。
凝集反應分為兩個階段:
①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
②出現可見的顆粒凝聚。
凝集反應的特點:凝集試驗是一個定性的檢測方法,即根據凝集現象的出現與否判定結果陰性或陽性;也可以進行半定量檢測,即將抗體作一系列稀釋,與抗原結合產生凝集的最高稀釋倍數作為其效價或滴度。由于凝集反應靈敏度高、方法簡便,因而在臨床檢驗中被廣泛應用。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