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主要存在形式
食物中的磷主要以無機磷酸鹽和有機磷酸酯兩種形式存在,腸道主要吸收無機磷,有機含磷物則經腸管內磷酸酶的作用下分解釋放出無機磷而被吸收。磷亦通過腸道和腎臟排泄,以腎臟排泄為主。血磷通常是指血漿中的無機磷,80%-85%以HPO42-的形式存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高磷攝入等可導致高磷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缺乏和腎小管性酸中毒等因素可以導致低磷血癥。低磷可導致低磷性佝僂病和骨軟化癥,表現為低血磷顯著、血鈣正常或降低伴明顯的肌無力。
鈣的來源與代謝
體內鈣主要從食物中來,在小腸吸收。人體鈣約20%經腎排出,80%隨糞便排出。血鈣參考范圍在2.25-2.75mmol/L(10±1mg/dl)。發揮血鈣生理作用的是游離鈣,占血漿總鈣的45%左右。骨的生長、修復或重建過程,稱為成骨作用。成骨過程中,成骨細胞先合成膠原和蛋白多糖等細胞間質成分,形成“類骨質”,繼后骨鹽沉積于類骨質中,此過程稱為鈣化。骨的溶解和消失稱為骨的吸收或溶骨作用。溶骨作用包括基質的水解和骨鹽的溶解,又稱為脫鈣,主要由破骨細胞引起。
正常成人,成骨與溶骨作用維持動態平衡。高鈣血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綜合征,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甲狀旁腺素異位分泌、惡性腫瘤骨轉移、噻嗪類利尿劑等某些藥物均可引起,其臨床表現因發病原因而多種多樣。甲狀旁腺素和1,25-(OH)2D3缺乏是引起低血鈣的常見原因。低血鈣時,口周麻木和四肢遠端感覺異常,進而可出現肌肉痙攣、手足搐搦
血清無機磷升高
①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可見于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如甲狀腺手術不慎傷及甲狀旁腺)以及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由于尿磷排出減少,使血磷升高。
②慢性腎功能不全: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排磷量減少,血磷上升,血鈣降低。
③維生素D中毒:
由于維生素D的活性型促進溶骨,并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以及腎對磷的重吸收,因此維生素D中毒時伴有高血磷。
④其他:
血磷升高還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癥、酮癥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嚴重急性病、饑餓等情況。
關注"考試吧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