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部分
腦脊液(CSF):是存在于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中的無色透明液體。主要由腦室脈絡叢主動分泌。
作用:①緩沖、減輕或消除外力對腦組織和脊髓的損傷;②調節顱內壓;③供給中樞神經系統營養物質,并運走代謝產物;④調節神經系統堿儲量,維持腦脊液pH在7.31~7.34;⑤轉運生物胺類物質,參與神經內分泌調節。
【參考值】
健康人腦脊液總量約120ml~180ml,約占體液總量的1.5%
透明度
正常腦脊液清晰透明。
腦脊液的混濁度與其所含的細胞和細菌數量有關,當腦脊液中的白細胞超過300×10^6/L時,可呈混濁;腦脊液中蛋白質明顯增高或含有大量細菌、真菌時,也可使腦脊液混濁。
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可呈毛玻璃樣的混濁,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呈膿性或塊樣混濁,穿刺損傷時的腦脊液可呈輕微的紅色混濁。病毒性腦炎、神經梅毒的腦脊液可呈透明外觀。
一般分三級:清晰透明、微混、混濁
凝固性
正常腦脊液放置12~24h后不會形成薄膜、凝塊或沉淀。
腦脊液薄膜形成與其所含的蛋白質,特別是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有關,當腦脊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超過10g/L時,可出現薄膜、凝塊或沉淀;撔阅X膜炎的腦脊液靜置1-2h可形成凝塊或沉淀物。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靜置12-24h后,標本表面有纖細的網膜形成,取此網膜作結核桿菌檢查可獲得較高的陽性率。蛛網膜下腔梗阻時,由于腦脊液循環受阻,蛋白含量可達15g/L腦脊液可呈黃色膠胨狀。
Frion-Nonne綜合征:腦脊液同時存在膠樣凝固、黃變癥和蛋白質-細胞分離(蛋白質含量明顯↑,細胞正;蜉p度增高),即稱為~。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