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檢查
1、定性-李瓦他(Rivalta)試驗
漿膜上皮細胞在炎癥刺激下粘蛋白分泌增加。稀醋酸中滴加胸腹水,看有無蛋白沉淀出現。
陰性:清晰,不呈現霧狀;陽性:出現白色霧狀, 下沉到管底不消失。
30g/L以下陰性,40g/L以上陽性,二者之間約80%陽性。
2、定量-雙縮脲法測定蛋白
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等,
滲出液大于30g/L, 漏出液小于25g/L。
近年來認為,積液/血清蛋白質的比值則更為準確。一般,比值大于0.5為滲出液,小于0.5為漏出液。胸水一般用此鑒別。而腹水則一般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來鑒別。門靜脈高壓在門靜脈血管和腹水之間形成的壓差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
SAAG=血清白蛋白濃度-腹水白蛋白濃度(g/L)
①、SAAG≥11g/L,多為門靜脈高壓,為漏出液。
②、SAAG<11g/L則沒有門靜脈高壓,多為滲出液。精確度97%。
葡萄糖測定
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與血糖含量近似,為3.9-6.1mmol/L,
滲出液中的葡萄糖可被某些細菌分解而減少,化膿性胸膜炎病人胸腔積液中葡萄糖含量減少明顯,常低于1.12mmol/L;結核性胸膜炎的病人積液中葡萄糖含量也明顯減少,約半數病例可低于3.30mol/L;癌性胸腔積液中葡萄糖含降低量不明顯,但當癌細胞廣泛浸潤胸膜時,胸腔積液中葡萄糖含可降低至1.68-3.30mmol/L。
乳酸脫氫酶 (LD):是糖酵解過程中重要的酶。LD活性測定主要用于鑒別積液的性質。當積液LD大于200,積液LD/血清LD比值大于0.6時,則為滲出液。
在滲出液中,化膿性積液的LD活性增高最明顯,其次是癌性積液,結核性略高于正常。
腺苷脫氨酶 (ADA): 是一種核苷酸氨基水解酶,主要存在于紅細胞和T淋巴細胞內。
一般在結核性積液中活性升高且幅度最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結核性積液ADA活性常>40U/L,對結核性積液診斷陽性率可達99%,
溶菌酶:主要在單核、粒細胞、上皮細胞中,在淋巴、腫瘤中無。
結核性積液中溶菌酶含量多超過30mg/L,且積液與血清溶菌酶比值大于1.0,明顯高于癌性積液、結締組織病。
對鑒別良、惡性積液、結核性與其他性質積液有重要價值。
漿膜腔積液細胞計數(顯微鏡檢查)
計數時把全部有核細胞,包括間皮細胞,都列入細胞計數中。
惡性腫瘤引起的積液中血性者占50%-85%。當積液中紅細胞大于0.1×10^12/L時應考慮惡性腫瘤、肺栓塞、穿刺損失、創傷等所致。
1、細胞總數檢查:清亮或微混的標本,可直接計數。如果標本中細胞數量過多,用生理鹽水或紅細胞稀釋液稀釋標本后計數。
2、白細胞計數:可采用直接計數法。如果白細胞過多,可用白細胞稀釋液稀釋后計數白細胞。
3、白細胞分類計數:白細胞直接計數后,在高倍鏡下根據白細胞形態和細胞核的形態特征進行分類計數。也可采用Wright染色后,油鏡下分類計數。
【參考值】
1、漏出液中的白細胞數不超過100×10^6/L, 主要為間皮細胞及淋巴細胞。
2、滲出液的白細胞數多超過500×10^6/L。
【臨床意義】
①中性粒細胞為主:多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結核性感染早期;②淋巴細胞為主:見于各種慢性感染結核性、梅毒性;③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見于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 ④腫瘤細胞:檢出腫瘤細胞是診斷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的重要依據。
①間皮細胞:胞漿豐富,呈淡藍色,含有少數空泡,核仁較大有1-3個,均為紫色,核大,位于中心或偏位,細胞偏大,約15-30um,圓形或橢圓形,在滲出液中形態可能很不規則,幼稚型者可能不見核仁,有時甚至與惡性細胞難以區分。②組織細胞:一般較白細胞略大,直徑一般不超過16um,細胞染色較淡,核呈腎形或不規則形,偏位,核致密,胞漿多呈泡沫狀。見于淤血,惡性腫瘤等。③漿細胞:胞漿呈泡沫狀藍色,核呈車輻狀,見于增生性骨髓瘤。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