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鐵血黃素尿檢查
含鐵血黃素尿為尿中含有暗黃色不穩定的鐵蛋白聚合體,是含鐵的棕色色素。血管內溶血時腎臟在清除游離血紅蛋白過程中,血紅蛋白大部分隨尿排出,產生血紅蛋白尿。其中的一部分血紅蛋白被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并在細胞內分解成含鐵血黃素,當這些細胞脫落至尿中時,可用鐵染色法檢出,細胞解體時,則含鐵血黃素顆粒釋放于尿中,也可用Prussian藍反應予以鑒別。
參考值
含鐵血黃素定性試驗:陰性(普魯士藍法)
臨床意義
尿內含鐵血紅素檢查,對診斷慢性血管內溶血有一定價值,主要見于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行軍性肌紅蛋白尿、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嚴重肌肉疾病等。但急性溶血初期,血紅蛋白檢查陽性,因血紅蛋白尚未被腎上皮細胞攝取,未形成含鐵血黃素,本試驗可呈陰性。
痰液檢驗的質量控制
1.標本采集:
應注意:
①注意標本留取時間:一般檢驗以早晨第一口痰為宜;做細胞學檢驗以上午9~10h留痰液為好;濃縮法找結核桿菌時,則應留取24h痰液。
②留取痰液標本時,先用清水嗽口,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痰液,注意勿混入鼻咽分泌物。
③細菌學培養時應無菌采集痰標本。
④及時送檢。
2.顯微鏡檢驗的質量控制
(1)檢驗人員:要加強責任心,掌握痰液中正常和異常有形成分形態特點、數量變化,提高陽性檢出率。
(2)標本采集和涂片:應選擇挑取標本中有膿液、血液等異常部分,取標本量應適宜,涂片均勻,厚薄適中。但染色檢驗的涂片要薄。
(3)顯微鏡檢驗:遵守操作規程,觀察標準一致,嚴格控制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先用低倍鏡觀察全片,再用高倍鏡檢驗,至少觀察 10個以上高倍鏡視野,仔細記錄觀察結果。對標本較少或有形成分較少的標本,應擴大觀察視野。對檢驗結果有疑問時應請上級檢驗醫師驗證,將檢驗結果進行雙重復核。濕片下發現較大的、形態異常的細胞應進行染色檢驗。
(4)統一報告方式:認真填寫報告結果,查對無誤后,才能發出報告。
(5)審核報告:每日報告單由上級檢驗醫師抽樣復查無誤后,才簽名發出。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