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管型構成
透明管型(hyalinecasts)主要由T-H蛋白構成,也有白蛋白及氯化鈉參與。這種管型呈規則的圓柱體狀,無色、半透明、兩端鈍圓、質地非薄但也有少許的顆粒及少量的細胞粘附在管型外或包含的于其中。透明管型一般較狹窄而短,但也有形態較大者;多呈直形或稍彎曲狀。觀察透明管型應將顯微鏡視野凋暗,否則易漏檢。在正常人濃縮尿中偶爾可見到。12小時尿液中少于5000個。
在劇烈運動、發熱、麻醉、心功能不全時,腎受到刺激后尿中可出現透明管型。大量出現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腎盂涌炎、腎瘀血、惡性高血壓、腎動脈硬化等疾病。急性腎炎時透明管型常與其它管型并存于尿中,慢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尿中可持續大量出現。
脫落細胞學檢驗與診斷
(一)脫落細胞檢驗取材
1.自然管腔器官內表面粘膜:人體器官粘膜上皮細胞經常有脫落更新,有病變的粘膜上皮細胞更易脫落,如陰道上皮,支氣管粘膜上皮、腎盂膀胱移行上皮、和乳腺導管上皮等都是自然脫落的上皮細胞。鼻咽部、口腔、食管和胃粘膜的標本除自然脫落細胞外,部分是人工獲取所得。
2.體腔抽出液:有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積液和腦脊髓膜腔積液等。
3.針吸細胞:利用細針穿刺病變或腫物,抽吸出少許病變組織細胞作涂片檢驗,稱針吸細胞學。吸出的細胞完全是人為的脫落細胞,由于對其診斷的方法和價值與自然脫落細胞相似,故歸屬脫落細胞,也可以說是本門學科的一個發展。常用于乳腺腫塊和皮下組織腫物的穿刺;腫大淋巴結、甲狀腺和涎腺的穿刺;在超聲波像定位下對肝、胰等器官腫物的穿刺。
(二)脫落細胞學診斷的優缺點
1.優點
①安全,病人痛苦少,無不良反應可多次重復取材;
②所需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可用于普查;
③癌細胞檢出率較高,一般在60%以上,如技術條件好,方法得當,某些腫瘤檢出率可達80%,子宮頸癌可達90%以上,尤其對早期癌,組織學無從取材時脫落細胞學更顯示出其獨特優勢;
④采集的細胞代表范圍較大的粘膜脫落細胞,如腎盂、輸尿管和膀胱的癌細胞均能在尿液細胞學涂片中檢出。
2.缺點
①有一定的誤診率,仍有10-40%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