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增高性糖尿的四種分類
(1)飲食性糖尿:可因短時間攝入大量糖類而引起。因此為確診有無糖尿,必須檢查清晨空腹的尿液以排除飲食的影響。
(2)一過性糖尿:也稱應激性糖尿。于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延腦血糖中樞受到刺激,導致腎上腺素、胰高血糖至少大量釋放,因而事出現暫時性高血糖和糖尿。
(3)持續性糖尿:清晨空腹尿中尿糖呈持續陽性,最常見于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所致糖尿病,此時其腹血糖水平的已超過腎閾,24小時尿中排糖近于100克或更多,其每日尿糖總量與病情輕重相平行,因而尿糖測定也是判斷糖尿病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如并發腎小球動脈硬化癥,則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腎糖閾升高,此時血糖雖已超過一般的腎糖閾值,但查尿糖仍可呈陰性。在一些輕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含量正常,尿糖亦呈陰性,但進食后24小時由于負載增加則可見血糖升高,尿糖陽性,對于此型糖尿病患者,不僅需要同時檢查空腹血糖及尿糖定量、進食后24小時尿糖檢查,還需進一步進行糖耐量試驗,以明確糖尿病的診斷。
(4)其它血糖增高性糖尿:可見于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由于腸壁的血流加速和糖的吸收增快,因而在飯后血糖高而出現糖尿;
②肢端肥癥,可因生長激素分泌旺盛而致血糖升高,出現糖尿;
③啫鉻細胞瘤,可因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磷酸化酶活性增臺,促使肝糖原降解為葡萄糖,引起血糖長高而出現糖尿;
④庫欣綜合征,可因皮質醇分泌增多,使溏原異生旺盛,抑制已糖磷酸激酶和對抗胰島素作用,因而出現糖尿。
腦脊液蛋白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
1.正常情況下,腦脊液中蛋白含量極微,即0.2~0.4g/L,以清蛋白為主。腦膜、大腦或脊髓有炎癥時可使腦脊液中蛋白含量增加,增加的多為球蛋白。
2.病理情況:腦脊液蛋白試驗陽性,常見于腦組織和腦膜炎疾患時。如化膿性腦膜炎(3~6.5g/L)、結核性腦膜炎(0.3~2.09g/L)、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灰白質炎、流行性腦炎等。腦脊液蛋白的降低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良性顱內高壓等。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