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蟲病的檢查
(1)胸部X線檢查:
為包蟲病主要診斷方法,在本病流行區,有接觸史的,單憑胸片大部分可以確診。囊腫早期直徑在1cm以下的,僅見邊緣模糊的炎性陰影,直徑>2cm的為輪廓清晰、邊緣銳利的類圓形陰影,密度均勻而稍淡,低于心臟及實質性腫瘤的密度。至能明確診斷時已6~10cm左右,密度接近實質瘤一般為單發,也有多發的。作為含液囊腫,立位透視吸氣時膈肌下降,頭、足徑稍增加,呼氣膈肌上升時,則橫徑稍長上下稍短(“包蟲呼吸征”)。大囊腫可呈分葉狀或多環狀。下肺野的囊腫“坐在”膈肌上,使膈機位置下降,甚至凹陷,有時需行人工氣腹縱隔推向對側,在下葉的縱隔受影響少,而右肝頂部的世大囊腫則明顯使心臟向左移位,這個特點有助于鑒別診斷。少數病例有肺不張及胸膜炎如囊腫小支氣管被侵犯穿透,少量氣體進入內外囊之間,則出現一些特殊X線征:
、偕倭繗怏w進入內外囊之間,立位攝片氣體上升至囊腫上部,局部有一弧形透明帶(“新月征”)。
②如氣體進一步進入內囊,出現液平面,其上方見有代表內囊及外囊的2個弧形陰影(“雙弓征”)。
③當內囊破裂萎陷,皺縮的內囊浮于液面上,囊內液面上能見到不規則影(“水上浮蓮征”)。
如囊腫破裂,內容物咳凈,又未發生感染,胸片上表現為薄壁邊緣光滑的含氣囊腫。以后囊腔逐漸縮小,僅留有一些纖維化陰影。如囊腫破后發生感染,則囊壁增厚,周圍有慢性炎癥出現的可見肺浸潤片狀影。如破入胸腔,有胸腔積液或液氣胸。
(2)肺包蟲病CT掃描:
是一種簡便、安全、可靠的術前檢查方法,可以避免由于穿刺造成的囊液外漏、頭節擴散,以及由此造成的嚴重過敏反應或復發的危險,依據肺包蟲CT表現可作出正確診斷。肺包蟲病由血行播散,下葉多于上葉,右葉多于左葉。文獻報道外傷可引起肺及胸膜播散,肺包蟲病合并感染時,囊壁增厚,囊液密度增高,內外囊分離且內囊萎陷呈花邊樣改變,與支氣管相通可以咳出部分囊液出現囊內液平面。
肩周炎的早起癥狀
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現:
(1)肩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梢鹚毫褬觿⊥矗缤磿冚p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患者常訴說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
(6)X線及化驗室檢查:常規攝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見骨質疏松,但無骨質破壞,可在肩峰下見到鈣化陰影。實驗室檢查多正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