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石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1.實驗檢查
檢測血清GPT、GOT、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可有輕度異常。AKP少數病人可以升高。
為鑒別有無胰腺癌并存,應檢測癌胚抗原(CEA)。胰癌組織的癌胚抗原染色有中度以上陽性,胰管上皮細胞呈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中度陽性。
2.X線平片
胰石癥在X線平片上可顯示3種類型:
彌漫型:系一些大小不等的結石,散在的分布于胰腺上。
孤立型:為一個或多個塊狀結石,多在主胰管內。
混合型:在同一張X線片上可見有粟粒狀結石和塊狀結石并存。
胰腺結石往往在胰頭部最多,尾部較少,體部居中。結石大者對主胰管阻塞較重,絕大多數伴有胰管阻塞,并發癥亦多見。
3.超聲及CT檢查
胰結石的敏感性在90%以上。若再結合CT檢查陽性率尤高。CT檢查對胰腺癌的診斷可提高陽性檢出率當胰石癥和并發胰癌時可見胰腺有鈣化、假性囊腫、胰腺管擴張、胰腺外形不規則、局限性胰腺腫大、胰周脂肪消失等。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概述
(一)病因及分型
1.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好發于腎功能不全、維生素D缺乏、妊娠期或哺乳期母體失鈣過多者。上述病因導致低血鈣,刺激PTH分泌增加,但血鈣低于正常。
2.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病因:單發甲狀旁腺腺瘤,占86%;多發甲狀旁腺腺瘤,占6%;甲狀旁腺增生,占7%;甲狀旁腺癌,占1%。上述病因導致PTH自主分泌,不受反饋調節,血鈣持續升高。
(二)原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
好發年齡25~65歲,女多于男,臨床分三型:
1.骨型:最多見,主要表現為骨骼的脫鈣病變;特點:骨膜下骨質吸收,最常見于中指橈側或鎖骨外1/3。多屬晚期。
2.腎型:表現為尿路結石,較少為腎實質的鈣鹽沉積,臨床上常被忽視。
3.腎骨型:兼有兩型的特點。
臨床表現為血鈣超過3.0mmol/L,血磷降至0.65~0.97mmol/L;尿鈣排出增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