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平臺骨折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適應證 脛骨平臺骨折無移位或者骨折塌陷<2毫米,劈裂移位<5毫米,粉碎骨折或不易手術切開復位骨折。
(2)牽引方法 跟骨牽引,重量3~3.5公斤,并做關節穿刺,抽吸關節血腫,牽引期4~6周。依靠牽引力使膝關節韌帶及關節緊張,間接牽拉整復部分骨折移位糾正膝內翻或外翻成角,在牽引期間積極鍛煉膝關節活動,能使膝屈曲活動達90°,并使關節塑型。
(3)關節鏡下輔助復位及固定 關節鏡下輔助復位及固定技術正在開始使用,關節鏡下手術的軟組織損傷少,提供較好關節面顯露并能診斷及治療并發的半月板損傷。術后早期開始CPM被動活動鍛煉功能。
2.手術治療
脛骨平臺骨折的關節面塌陷超過2毫米,側向移位超過5毫米;合并有膝關節韌帶損傷及有膝內翻或膝外翻超過5°時應采取手術治療。
硬化性骨髓炎臨床表現
硬化性骨髓炎因首先由瑞士醫生Garré所描述,故又名Garré骨髓炎。以病程緩慢,臨床癥狀輕微,病變處骨質以形成彌漫性硬化為主,不形成膿腫及竇道為主要表現的骨組織的低毒性感染性疾病。
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生于較大的兒童及成人,常侵及脛骨、腓骨、尺骨等長管狀骨。硬化性骨髓炎起病時為慢性病程,發病隱漸,全身癥狀輕微,常因局部脹痛不適而就診,往往反復發作。檢查時可發現局部疼痛、壓痛及皮膚溫度高,很少有紅腫,更罕見有穿破皮膚者。使用抗生素后癥狀可以緩解。多次發作后可以觸摸到骨干增粗。
硬化性骨髓炎治療
1.抗生素療法
使用抗生素可以緩解急性發作所致的疼痛。由于病灶部位硬化骨很多,藥物難以經血循環進入病灶內,因此部分病例因抗生素難以奏效而需手術治療。
2.手術的方法
(1)清除病灶 鑿開增厚的骨密質,找到小膿腔,將其中的炎性肉芽組織及膿液清除后疼痛可望立即緩解。
(2)開窗引流 找不到膿腔時可在骨密質上開一個窗,一期縫合皮膚,使骨髓腔內有張力的滲液引流至軟組織內,如此疼痛亦可解除。
(3)珠鏈緩釋 因手術時找不到小膿腔,或多個小膿腔在手術時難以被一一發現者手術后效果不佳。因此,可以先在骨密質上開一個窗,再從干骺端開孔行髓腔擴大、清創及沖洗術,清除全部的膿腔。膿腔內置慶大霉素-骨水泥珠鏈,2周內逐漸取出,可望使傷口一期愈合,解除疼痛。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