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的超聲檢查
B超為非侵入性檢查方法,簡便無損傷可反復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75%~82.1%應為首選檢查方法。
其基本特征為膽囊壁不規則增厚和腔內位置固定的不伴聲影的回聲團塊,應作為首選,經皮肝穿膽道造影(PTC)及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可能表現為膽囊底部不規則充盈缺損;或膽囊不顯影;或膽總管或右肝管因外來壓迫而狹窄或移位等。
CT診斷率約60%。進行ERCP及PTC時,可同時收集膽汁作細胞學檢查。在X線或B超導引下經皮肝穿作直接膽囊造影,成功率分別為85%和95%以上;此外尚可穿刺膽囊壁取活組織作細胞學檢查,診斷正確率為85%左右。
腹腔鏡檢查可發現腫瘤結節,并可活檢作出細胞學或組織學診斷。腹腔動脈造影的診斷正確率約70%~80%,并有可能發現早期癌。其表現為膽囊動脈增寬,粗細不勻或中斷現象。
膽囊癌的常見癥狀
膽囊癌在早期時癥狀并不明顯,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膽囊癌起病隱襲,早期大多無癥狀。膽囊癌病人的發病率女性較男性多2~4倍。多見于50~70歲,50歲以上者占90%。膽囊癌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右上腹疼痛
此癥狀占84%由于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炎癥并存故疼痛性質與結石性膽囊炎相似開始為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并向右肩放射。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胸等處,有時很難與膽石病相區別。
2、消化道癥狀
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食欲不振,胃納減少、惡心和嘔吐,這是由于膽囊更新換代功能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3、黃疸
黃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占36.5%多由于癌組織侵犯膽管引起惡性梗阻所致同時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現惡病質皮膚粘膜黃染伴難以治療的皮膚瘙癢。
4、發熱
25.9%的病人出現發熱。
5、右上腹腫塊
病變發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腫塊占54.5%一是腫瘤迅速增長阻塞膽管使膽囊腫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并同時出現梗阻癥狀;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晚期可出現肝大、發熱和腹水。并發癥有膽囊感染、積膿、穿孔,以及肝膿腫、膈下膿腫、胰腺炎、門靜脈血栓形成、腸梗阻、胃腸道與腹腔內出血等。也可與附近胃腸道形成瘺管。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