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膀胱腫瘤
病因:
(一)外源性致癌物質;很早注意到在工業發達國家中直接從事于苯胺染料的工人,膀胱癌發病率特別高,且發病率隨工齡增長而升高。后經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發現,β-奈胺和聯苯胺類化合物對致癌有關,進一步查明了這類物質的代謝產物如硫酸對偶2-氨基-1苯酚在尿中排出的濃度高出正常值200倍,若使尿液分流不經膀胱排出,則膀胱組織不發生癌變。此外,吸煙、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致癌物質等也被認為是誘發膀胱癌的病因之一。
(二)內源性致癌物質:色胺酸和菸酸代謝異常,其中間產物鄰羥氨基酚類物質,能直接影響細胞的RNA和DNA的合成,具有致癌性能,膀胱腫瘤病人尿內色胺酸代謝產物增多。
(三)其它致癌因素:患埃及血吸蟲病后,由于膀胱壁中血吸蟲卵的刺激容易發生膀胱腫瘤。我國血吸蟲病由日本血吸蟲病所致,不引起這種病變。膀胱粘膜白斑病、腺性膀胱炎、結石、長期尿潴留,某些病毒感染等也是誘發膀胱腫瘤的病因之一。
治療:
(一)手術治療
1.電灼或電切法:對小的表淺腫瘤,可經尿道施行腫瘤電灼或電切術,對較大的腫瘤亦可進行經尿道腫瘤切除,對多發表淺腫瘤可切開膀胱施行電灼及電切術。
2.腫瘤及膀胱部分切除術:對已侵犯肌層的腫瘤可選擇此種治療方法,切除包括腫瘤的全層膀胱壁,切緣距腫瘤不少于2公分,腫瘤若鄰近輸尿管口則一并切除,另行輸尿管膀胱移植術。
3.膀胱全切術:適用于腫痛浸潤深、范圍廣或腫瘤位于三角區內難已以上述方法手術治療者則采用膀胱全切術。膀胱全切術又分單純膀胱全切術及膀胱腫瘤根治全切術。后者包括清掃盆腔淋巴結及切除除直腸外的盆腔內器管。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式較多,如直腸膀胱術、回腸膀胱術、膀胱再生術,可控性腸管膀胱等,目前仍以回腸膀胱尿流改道者為多。
(二)非手術治療
1.放射治療:用鈷60或電子加速器治療,對腫瘤切除后預防復發及晚期癌腫控制病情發展有一定幫助。
2.化療:化療分全身化療和局部化療兩種,局部化療又有經髂內動脈內灌注和經膀胱內灌注等方法。目前較普遍的化療用藥還是多經膀胱內灌注。
膀胱內灌注方法:絲裂霉素20mg~40mg加生理鹽水或蒸餾水20ml~40ml,病人排空尿液后行膀胱內灌注,藥液保留2~3小時,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為2周一次,再灌4次,共12次。其它灌注藥物還有噻替派、喜樹鹼、5-氟尿嘧啶、阿霉素、順鉑等均有所用。
3.免疫治療:卡介苗膀胱內灌注對預防腫瘤復發有明顯療效,據報道,干擾素、白介素等全身應用及膀胱內灌注對預防腫瘤術后復發亦有較好作用。
4.其它:如激光、血卟啉、射頻、熱水加壓、枯礬液注射等等,因臨率效療不一,尚少成熟結論。
預防及預后
加強勞動保護,減少外源性致癌物質的接觸,平時多飲水,可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對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膀胱內藥物灌注、定期隨訪膀胱鏡檢查十分重要。
表淺膀胱腫瘤手術后一年內約有50~70%的患者復發,繼續進展到浸潤性病變者占10~30%,一旦癌腫侵及深肌層,大部分患者預后不佳。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