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頸部腫塊的診斷
1.病史:要詳細詢問病史、發病年齡、腫塊最初發生部位、發展速度與全身癥狀等。
2.體檢:主要看腫塊的部位、形狀、大小、數目、表面顏色、腫塊周圍血管充盈情況、活動頸部或吞咽對腫塊的影響等。檢查時應用平坦手指掌面,檢查腫塊的大小、數目、形狀、及活動度、硬度、表面是否光滑、有無壓痛及波動或震顫感。腫塊與周圍組織及大血管的關系。惡性腫瘤一般質硬、固定、表面多不光滑,無壓痛。炎性腫塊有明顯壓痛并有白血球增高等現象。動脈瘤有擴張性波動和震顫感,平滑。海綿狀血管瘤質軟,表面不平呈淡蘭色。囊腫有波動感,平滑,加壓不能使其縮小。來自甲狀腺的包塊或隨吞咽上下活動。
頸部腫塊,特別是懷疑為轉移性癌腫時,應詳細檢查甲狀腺、口腔、鼻咽部。頸部發現多個淋巴結腫大,應檢查周身淋巴結及肝、脾等。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應檢查肺、乳房、胃腸道、胰腺等臟器。急性炎性腫塊應伴有發燒、脈搏增快等全身癥狀。
3.化驗及X線檢查:血象檢查對惡性淋巴瘤和炎性腫塊的診斷有一定意義,胸部X光片對肺結核、肺癌、縱膈腫瘤的診斷有價值,X線鋇餐檢查對胃腸腫瘤的發現有幫助。
4.病理檢查:頸部腫塊診斷不明,特別是疑為惡性腫瘤時,可切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在切取活組織時,如遇有組織軟韌的腫塊,應先做診斷性穿刺,觀察有無血液流出,以免將血管性腫物切開而導致嚴重出血。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