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蟲病
1.病因:棘球蚴寄生在肝臟引起的寄生蟲病。
2.臨床表現與診斷:病史(牲畜接觸史)、體征、Casoni試驗、補體結合試驗、B超;嚴禁診斷性穿刺。
3.并發癥:囊腫繼發感染和囊腫破裂。
4.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原則為徹底清除內囊,防止囊液外溢,消滅外囊殘腔和預防感染。
練習題1.關于肝棘球蚴病的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并發囊腫破裂
B.以手術治療為主
C.可行診斷性穿刺
D.牧區發病較多
E.可觸及上腹腫塊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肝棘球蚴病嚴禁診斷性穿刺。可導致囊液包括子囊和原頭蚴,進入腹腔,引起突發性腹痛和過敏性休克。
2.肝棘球蚴病在術中發現囊內有淡黃色的液體,下列處理錯誤的是
A.注入適量高滲鹽水
B.吸凈囊液和內囊后,用3%過氧化氫擦拭外囊壁
C.可用染藍黑色的紗布將囊腫與腹腔隔開
D.注入10%甲醛
E.注入適量3%過氧化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囊內發現有膽瘺時注入10%甲醛會嚴重損傷膽管,故D選項錯誤。
3. 有關肝棘球蚴病的臨床特點,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A.右上腹包塊,光滑,邊界清楚,質韌有彈性,叩診有震顫,即“包蟲囊腫震顫征”
B.囊腫穿破可加重病情,使病情復雜化
C.又稱肝包蟲病,絕大多數由粒細胞棘球蚴引起的單房性包蟲病
D.細粒棘球絳蟲終宿主為人
E.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上腹腫塊、腹痛或壓迫癥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細粒棘球絳蟲的終宿主為犬,人、羊和牛是中間宿主,人與人之間不傳染。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