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半脫位
1.機制:橈骨頭發育尚不完全,當其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轉時,橈骨頭即向遠端滑移脫位。
2.臨床表現:小兒肘部疼痛,活動受限,前臂處于半屈位及旋前位;肘部外側有壓痛。
3.治療:①手法復位,不必麻醉;②復位后,不必固定。
練習題
1.患兒男,3歲。右手被大人突然牽拉后,哭述右臂痛,活動受限。查體:右手拒絕取物,肘略屈,前臂略旋前。最可能的診斷是
A.前臂骺軟骨損傷
B.腕關節脫位
C.肱骨骺損傷
D.橈骨小頭半脫位
E.肘關節脫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有大人突然牽拉史,傷后患兒肘關節旋前、半屈位,拒絕舉手、持物。檢查肘關節不腫,可以輕微屈伸肘關節。考慮是橈骨小頭半脫位。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橈骨小頭半脫位解剖因素的是
A.環狀韌帶薄弱
B.橈骨小頭未發育好
C.前臂旋轉外力
D.環狀韌帶卡壓在肱橈關節內
E.患肢前臂牽拉引力后,橈骨向遠端滑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5歲以下小兒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松弛和薄弱,過度旋前位牽拉可造成環狀韌帶嵌于肱橈關節之間,導致橈骨小頭半脫位。
3. 患兒,男,3歲半。父母牽其手跳過臺階后,患兒哭鬧,左肘不讓碰,左上肢不愿做任何活動,可能的診斷是
A.肱骨髁上骨折
B.橈骨頭半脫位
C.肩關節脫位
D.肘關節內側韌帶損傷
E.尺骨鷹嘴撕脫骨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橈骨頭半脫位多發生在5歲以內兒童,表現為被牽連受傷后、不讓觸動患部。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