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不良反應的危害
藥物不良反應對人體的危害,包括藥物的副作用、藥物的毒性作用、藥物的后繼反應、變態反應、特異質反應、抗菌藥物引起的二重感染、藥物的依賴性,以及藥物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等。具體分述如下:
(1)藥物的副作用 一般藥物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其中有的用于治療目的,其余的作用便成為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正常劑量下,伴隨藥物的治療作用而同時發生的非治療所需的藥理作用,屬于藥物的固有效應。例如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具有β1和β2兩種受體的抑制作用。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和心律失常時,是阻斷了心臟的β2受體,而誘發或加重支氣管哮喘癥狀,是因為阻斷了支氣管上的β1受體所致。
(2)藥物的毒性作用 大多數藥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有的可引起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結構的改變,如心臟、肝臟、腎臟、中樞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的變化。對藥物高度在體內停留時間較長,長期服藥者可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可出現慢性毒性反應。毒性反應往往與劑量有關,增加藥物劑量則毒性作用亦增強。因此,企圖用加大藥物劑量的方法,來增加藥物療效,其效果是有限的,有時,后果是極其危險的。
(3)藥物的后繼反應(或稱后作用) 指停藥后相繼發生的生物效應。如長期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由于負反饋作用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
(4)變態反應 指藥物作用于機體產生的超敏感的免疫反應。如應用青霉素及某些生物后出現的蕁麻疹、藥物熱、血管神經性水腫、休克等變態反應。
(5)特異質反應 指少數人體內缺少某些代謝酶而導致服藥后出現的毒性反應。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患者,服用磺胺類、阿司匹林、抗瘧藥(伯氨喹)等藥物后,引起急性溶血反應。
使尿液變色的藥物
正常人的新鮮尿液為淡黃色,其顏色的深淺隨飲水的多少而有所改變。但服用某些藥物時也可使尿液的色澤發生變化。了解哪些藥物對尿液顏色變化有影響,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驚慌。
影響尿液變色的藥物有如下幾類: http://ks.exam8.com
1、可使尿液變成深黃色至棕色的藥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咀啶)、磺胺類、恩醌類、氯喹、伯氨喹啉、撲瘧喹啉、番瀉葉等; 來源:考試大
2、可使尿液呈黃色或橙黃色的藥黃連素、復合維生素B、四環素、維生素B2、大黃、磺胺嘧啶、一粒丹、復方大黃片;
3、可使尿液變成紅色的藥利福平、乙酰苯胺、苯妥英鈉、氯丙嗪、酚肽、苯琥胺、奮乃靜、氟奮乃靜、水楊酸等;
4、可使尿液變成藍色或綠色的藥亞甲藍、氨苯喋啶,吲哚美辛等;
5、可使尿液呈暗黑色的藥甲硝唑、甲基多巴、左旋多巴、奎寧、亞鐵鹽、山梨醇鐵。
由于正常用藥而導致尿液顏色的改變,如無異常感覺,一般停藥2-3天后就會自行消失,所以不必看到尿液顏色改變而擔心。應注意的是沒有服用以上藥物,而尿的顏色有變化時,應到醫院去檢查。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