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生血統血
脾主生血統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統血,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指脾具有統攝血液,使之在經脈中運行而不溢于脈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運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故張景岳說:“血……,源源而來,生化于脾”(《景岳全書。血證》)。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經過氣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氣健運,化源充足,氣血旺盛則血液充足。若脾失健運,生血物質缺乏,則血液虧虛,出現頭暈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虛征象。
(2)脾主統血:“脾統諸經之血”(《名醫匯粹》),“人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沈注金匱要略。卷十六》)。脾氣能夠統攝周身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致溢于血脈之外。脾統血的作用是通過氣攝血作用來實現的。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氣為血帥,血隨氣行。脾的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氣能攝血;氣旺則固攝作用亦強,血液也不會逸出脈外而發生出血現象。反之,脾的運化功能減退,化源不足,則氣血虛虧,氣虛則統攝無權,血離脈道,從而導致出血:由此可見,脾統血,實際上是氣對血作用的具體體現,所謂“脾統血者,則血隨脾氣流行之義也”(《醫碥。血》)。但脾之統血與脾陽也有密切關系。“脾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于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血證論。臟腑病機論》)。因脾失健運,陽氣虛衰,不能統攝血液,血不歸經而導致出血者稱為脾不統血,臨床上表現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見。
脾不僅能夠生血,而且還能攝血,具有生血統血的雙重功能。所以說:“睥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金匱翼。卷二》)。
去氧腎上腺素作用和用法
【作用】
主要興奮a受體,升壓作用比去甲腎上腺素弱而持久,肌注可維持1小時,靜注可維持20分鐘,毒性較小。可通過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使迷走神經反射地興奮而心率減慢,臨床上可用于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應用時注意控制收縮壓不超過21.3KPa(160mmHg)。去氧腎上腺素還能興奮瞳孔擴大肌,使瞳孔擴大,作用比較弱,持續時間較短,一般不引起眼內壓升高(老年人虹膜角膜角狹窄者可能引起眼內壓升高)和調節麻痹。用其1.0%~2.5%溶液滴眼,在眼底檢查時作為快速短效擴瞳藥。
【用法】
肌注:5-10mg/次,每1-2小時一次。極量10mg/次,50mg/日。
靜注:0.25-0.5mg/次,稀釋成0.02%濃度緩注。極量0.5mg/次,2.5mg/日。
靜滴,用10-20mg稀釋于5%葡萄糖液500ml中緩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