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血 藥
本章結構:
涼血止血:小薊、大薊、地榆、槐花、側柏葉、
白茅根、苧麻根
止血藥 化瘀止血:三七、茜草、蒲黃、花蕊石、降香
收斂止血:白及、仙鶴草、棕櫚炭、血余炭、藕節
溫經止血:艾葉、炮姜
大綱要求:
1、掌握止血藥的性能特點、功效、適應范圍、使用注意。
2、掌握涼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斂止血、溫經止血具體藥物的性能、功效、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藥物功用異同點。
考點一:止血藥的功效主治
功效:止血,分別具有涼血、化瘀、收澀及散寒溫經止血
適應范圍:適用于各種出血。兼治血熱、血瘀、瘡腫及胃寒等證。
考點二:涼血止血藥的功效主治
小薊、大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地 榆 (解毒斂瘡,治下焦出血及水火燙傷);
槐 花 (清肝瀉火,對痔血、便血尤適);
白 茅 根 (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側 柏 葉 (化痰止咳生發烏發);
苧 麻 根 (清熱安胎,利尿,解毒)
鑒別:大薊、小薊
共性:均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不同:大薊散瘀消癰力強,止血作用廣泛,故對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為適宜;小薊兼能利尿消腫,故以治血尿、血淋為佳。
鑒別:地榆、槐花
共性:涼血止血,治下部出血為主。
不同:地榆涼血兼收澀,凡下部血熱出血皆宜;槐花無收澀之性,功在大腸,以治便血、痔血為佳
考點三:化瘀止血功效主治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有止血不留瘀,化淤不傷正的特點。虛損勞傷,有補虛強壯作用
茜草:涼血化瘀止血,通經。
蒲黃:止血、化瘀、利尿。血淋尿血。
花蕊石:化瘀止血;
降 香: (理氣止痛)。
考點四:收斂止血的功效、主治
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治肺胃損傷之咯血、吐血最宜
仙鶴草: (止痢、截瘧、補虛);廣泛用于全身出血,無論寒熱虛實均可
棕櫚炭: (用于崩漏);
藕 節: (上部出血證);
血余炭: (化瘀利尿)
考點五:溫經止血藥的功效主治
性溫熱,能溫脾陽、固沖脈而統攝血液,功善溫經止血,主治脾不統血、沖脈失固之虛寒性出血。
艾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
炮姜: (溫中止痛)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