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風藥
本章結構:
平抑肝陽; 石決明、珍珠母、牡蠣、代赭石、
平肝息風藥 刺蒺藜、羅布麻
息風止痙:羚羊角、牛黃、珍珠、鉤藤、天麻
地龍、全蝎、蜈蚣、僵蠶
大綱要求:
1、掌握平肝息風藥的性能特點、功效、適應范圍、使用注意。分類
2、掌握平抑肝陽藥、息風止痙藥的性能、功效、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法意及相似藥物功用異同點
考點一:平肝息風藥的性能特點、功效主治
性能特點:入肝經,多介類或蟲類及礦石類藥
功效:平肝潛陽、息風止痙之功。
適應范圍:主要適于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肝風內動、癲癇抽搐、小兒驚風、破傷風等證。
考點二:平抑肝陽藥的功效主治:
平抑肝陽: 寒涼,礦石介類藥為多,有平抑肝陽或平肝潛陽之功效。以治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頭痛、耳鳴,和肝火上炎之面紅、口苦、目赤腫痛、煩躁易怒、頭痛頭昏等證,亦治肝陽化風痙攣抽搐及肝陽上擾煩躁不眠者。
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治肝陽上亢及目疾之要藥
石決明與決明子 :均清肝明目,平抑肝陽。然石決明涼肝鎮肝,滋養肝陰,故無論虛實之目疾均可用。多用于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決明子功偏瀉肝火而明目,常用治肝經實火之目赤腫痛,又可潤腸通便。
珍珠母:收濕斂瘡。
珍珠母、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治肝陽上亢、肝經有熱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肝熱目疾,目昏翳障等癥。不同:石決明涼肝明目力強,又滋養肝陰,尤適于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及陰虛陽亢之眩暈、耳鳴。珍珠母又入心經,鎮靜安神,治失眠、煩躁、心神不寧多用。。
代赭石: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尤善降上逆之尤善降上逆之胃氣胃氣。。
代赭石與磁石:平肝潛陽,降逆平喘。用于肝陽上亢之
眩暈及氣逆喘息之證。不同:代赭石主入肝經,偏于平肝潛陽、涼血止血,善降肺胃之逆氣而止嘔、止呃、止噫;磁石主入腎經,偏重于益腎陰而鎮浮陽、納氣平喘、鎮靜安神。
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風明目。
羅布麻: 平抑肝陽,清熱利尿。
考點三:息風止痙藥的功效主治
息息風止痙:風止痙:寒平,蟲類藥寒平,蟲類藥為多,且具毒性,以為多,且具毒性,以息肝風止痙抽息肝風止痙抽為主。主治為主。主治溫熱病熱極生風,肝風內動、血虛生風溫熱病熱極生風,肝風內動、血虛生風之眩暈之眩暈欲仆、項強肢顫、痙攣抽搐等證,以及欲仆、項強肢顫、痙攣抽搐等證,以及風陽夾痰、痰熱上風陽夾痰、痰熱上擾擾之癲癇、驚風抽搐,或風毒侵襲引動內風之破傷風痙攣之癲癇、驚風抽搐,或風毒侵襲引動內風之破傷風痙攣抽搐、角弓反張。抽搐、角弓反張。
羚羊角: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治驚癇抽搐之要藥,尤宜于熱極生風所致者。
牛黃 :歸心肝經。化痰開竅,涼肝息風,清熱解毒
珍珠:安神定驚,明目除翳,解毒生肌,潤膚養顏。
珍珠、珍珠母:均鎮心安神、清肝明目、退翳,斂瘡。珍珠重在鎮靜安神,珍珠母重在平肝潛陽。
天麻、鉤藤: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然鉤藤長于清熱息風,可清熱透邪;天麻清熱之力不及鉤藤,為治眩暈之要藥,又能祛風通絡止痛。
地 龍: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
全 蝎、蜈 蚣: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不同:全蝎平,熄風鎮驚、解毒散結之力不及蜈蚣;蜈蚣力猛,善走竄通達,熄風鎮驚效強,又攻毒療瘡,通痹止痛效佳。
僵 蠶: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散風熱生用,余炒用
鑒別:天麻、鉤藤、羚羊角
共性:均平肝息風、平肝潛陽,治肝風內動之驚癇抽搐、肝陽上亢之眩暈。
不同:鉤藤藥性微寒,長于清熱息風,治小兒高熱驚風輕
證;羚羊角性寒,清熱力強,除用治熱極生風外,又能清心解毒,多用于熱病神昏、熱毒發斑等癥;天麻性平柔潤,清熱之力不及鉤藤、羚羊角,但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寒熱虛實皆宜,且能祛風止痙。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