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陰陽
1.損其有余
實熱證—“治熱以寒”,“熱者寒之”;
實寒證—“治寒以熱”,“寒者熱之”。
2.補其不足
陰虛—“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陽虛—“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練習題
1.“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是利用的調整陰陽的哪種對應方法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正治
D.反治
E.從治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損其有余
損其有余是對陰邪或陽邪過盛有余病證的治法。如陽熱亢盛的實熱證,應“治熱以寒”,即用“熱者寒之”的方法,以清瀉其陽熱;陰寒內盛的實寒證,則應“治寒以熱”,即用“寒者熱之”的方法,以溫散其陰寒。
2.陰寒內盛的實寒證一般可采用的治法是
A.扶正
B.反治
C.扶正祛邪
D.補其不足
E.損其有余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損其有余是對陰邪或陽邪過盛有余病證的治法。如陽熱亢盛的實熱證,應”治熱以寒”,即用”熱者寒之”的方法,以清瀉其陽熱;陰寒內盛的實寒證,則應”治寒以熱”,即用”寒者熱之”的方法,以溫散其陰寒。
3.“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利用的調整陰陽的哪種方法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正治
D.反治
E.從治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補其不足
補其不足是對陰液或陽氣的一方虛損、不足病證的治法,如陰虛、陽虛或陰陽兩虛等,應采用“補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如陰虛不能制陽,常表現為陰虛陽亢的虛熱證,應滋陰以制陽,此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因陽虛不能制陰而致陰寒偏盛者,應補陽以制陰,此為“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