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zhangte2009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陽和湯
【方源】 《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 熟地黃一兩(30g) 麻黃五分(2g) 鹿角膠三錢(9g) 白芥子二錢(6g) 肉桂一錢(3g) 生甘草一錢(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 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配伍意義】 陰疽一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脈而成。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為法。方中重用熟地黃溫補營血,填精補髓;鹿角膠溫腎陽,益精血。二藥合用,溫陽補血,共為君藥。肉桂、姜炭藥性辛熱,均入血分,溫陽散寒,溫通血脈,為臣藥。白芥子辛溫,可達皮里膜外,溫化寒痰,通絡散結;配用少量麻黃,辛溫達衛,宣通毛竅,開肌腠,散寒凝,為佐藥。方中鹿角膠、熟地黃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則補而不滯;麻、芥、姜、桂得熟地黃、鹿角膠之滋補,則溫散而不傷正。生甘草為使,解毒而調諸藥。本方溫陽與補血并用,祛痰與通絡相伍,可使陽虛得補,營血得充,寒凝痰滯得除,治療陰疽猶如仲春溫暖和煦之氣,普照大地,驅散陰霾,陽氣布達和暢,故以“陽和湯”名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