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解析】心臟為實質性臟器,其叩診音為實音。
2.D【解析】腎源性水腫最早出現于顏面部。
3.E【解析】除E以外,其余均為SLE的誘因。
4.E【解析】小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呼氣性呼吸困難。
5.A【解析】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起病、加重和復發的基本原因。
6.A【解析】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是尿毒癥病人貧血的主要原因。
7.D【解析】除D外,其余均為體溫降低。
8.C【解析】大腦中動脈的豆紋動脈由于吻合支少,且與大腦中動脈主干幾乎成直角,最易破裂。
9.B【解析】慢性支氣管炎是阻塞性肺氣腫最主要的病因。
10.A【解析】肺炎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
11.E【解析】敵百蟲與其他有機磷農藥相比,在性狀上有些不同,它是白色粉末,且遇堿后生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
12.C【解析】一氧化碳中毒的機制是體內產生COHb。
13.A【解析】熱痙攣與血液CL_ 的降低有關。
14.E【解析】新生兒特殊生理狀態包括:生理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假月經、生理性乳腺腫大。
15.A【解析】腎性水腫有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兩種。腎炎性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病性水腫主要原因是低清蛋白血癥。
16.D【解析】呼吸衰竭最常見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17.C【解析】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首發癥狀,可為鈍痛、刀割樣痛或絞痛。
18.D【解析】白血病患者粒細胞成熟障礙,這是引發感染的主要原因。
19.D【解析】痰液量大,且呈膿性,靜置后分三層常見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癥等。
20.D【解析】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運動員、睡眠狀態。
21.A【解析】消化道出血時,出血量在5ml以上即可出現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22.D【解析】肉芽水腫創面換藥時宜用3%~5%高滲鹽水紗布濕敷。
23.E【解析】大量管型的出現最多見于腎實質受損。
24.C【解析】腎病型水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低清蛋白血癥。
25.D【解析】厭氧菌感染后,痰液呈惡臭味。
26.E【解析】超過標準體重的10%叫超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為肥胖。
27.C【解析】腎衰竭出現腎性骨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活性維生素D3,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營養不良。
28.D【解析】除D外,其余均為慢性腎衰竭導致貧血的原因。
29.E【解析】心力衰竭是其常見的死亡原因。
30.D【解析】高血鉀癥可引起心臟驟停而死亡。
31.E【解析】我國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見病因依次為: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梗阻性腎病。
32.B【解析】原發性肝癌肝區疼痛常呈持續性脹痛。
33.C【解析】血磷升高、血鈣降低可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34.C【解析】小兒共20顆乳牙,約在兩歲半全部出齊。
35.B【解析】應激、感染、手術準備不充分是甲狀腺危象的常見誘因。
許多腫瘤長于長骨的干骺端,也是生長最活躍的 部位,如股骨下端、脛骨上端、肱骨上端,但是骨骺 很少受影響。
51.A【解析】直疝三角為直疝突出的途徑,外側邊為腹壁下動脈,內邊為腹直肌外側緣,底邊為腹股 溝韌帶內側,腹股溝斜疝內環位于其外側。
52.E【解析】國際抗癌聯盟組織提出的TNM分期法,T代表原發腫瘤,N代表淋巴結,M為遠處轉移,再根據腫塊大小、浸潤程度在字母后標以數字0~4,表示腫瘤的發展程度。1代表小,4代表大, 0代表無。有遠處轉移為M1,無為M0。
53.B【解析】急性腹膜炎患者腹膜會滲出大量液體以稀釋毒素,減輕刺激,若液體滲出過多,患者司有血容量減少。腹膜有較強的吸收功能,可吸收大量滲液、血液、空氣和毒素,患者可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
54.E【解析】急性膿胸大多為繼發性感染,最主要的原發病灶來自肺部,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也有鏈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真菌、結核桿菌和厭氧菌等。
55.A【解析】頸椎病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等四種類型,若患者同時發生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頸椎病,則稱為混合型頸椎病,在所有頸椎病類型中,以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占所有頸椎病的50%~60%。
56.B【解析】離心后尿沉渣鏡檢每高倍鏡視野紅細胞超過3個即為鏡下血尿。
57.B【解析】開放性氣胸患者的胸壁有開放性傷口,空氣經傷口自由出入胸膜腔,患側胸膜腔負壓消失,肺被壓縮而萎陷,兩側胸膜腔壓力不等而使縱隔移位,健側肺擴張受限。患側胸膜腔內壓與大氣壓相等。吸氣時健側負壓增大,呼氣時減小,使縱隔隨呼吸而左右擺動,這種現象稱為縱隔撲動。縱隔撲動能影響靜脈血流回心臟,引起循環功能嚴重紊亂。
58.D【解析】常用抗癌藥有以下幾類:細胞毒類(氮芥、環磷酰胺、噻替哌)、抗代謝類(氟尿嘧啶)、抗生素類(絲裂霉素)、生物堿類(長春新堿)、激素類 (乙烯雌酚)、雜類(順鉑)。
59.D【解析】嬰兒前囟尚未閉合時骨縫可以裂開使 顱壓高癥狀及腦膜刺激征出現較晚。
60.A【解析】麥氏點位置在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l/3交界處,闌尾的體表投影位于此處。
61.D【解析】第4~7肋骨較長且固定,最易折斷。第1~3肋骨,有鎖骨、肩胛骨和肌肉保護,較少發生骨折。第8~10肋骨雖然長,但前端以肋軟骨與胸骨相連,形成肋弓彈性較大,不易折斷。第11~12肋骨前端游離,在遭受強大暴力時才可發生骨折。
62.B【解析】良、惡性腫瘤的根本區別在于細胞分化程度。良性腫瘤細胞分化成熟,惡性腫瘤細胞分化不成熟。
63,C【解析】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是指急性疾病過程中,同時或序貫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重要器官或系統的急性功能障礙。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中最常見的器官是肺臟。其次是腎、肝、心,中樞神經系統,胃腸,免疫系統以及凝血系統。
64.A【解析】抗膽堿藥能阻斷M型膽堿能受體,抑制腺體分泌,減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解除平滑 肌痙攣和迷走神經興奮對心臟的抑制作用。
65.B【解析】竇房結是心臟沖動的起源部位。
66.B【解析11 q靜脈高壓癥的三大臨床表現是脾大、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腹水。
67.D【解析】基礎代謝率(BMR)測定指人體在清醒、空腹、安靜和無外界環境影響下的能量消耗率,可用來了解甲狀腺的功能狀態。測定時可用基礎代謝測定器,或使用估算公式:基礎代謝率 (%)=(脈率+脈壓)-111。測量前應停服任何可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測定前充分睡眠,檢查日晨禁食、不活動、少說話,測定前排空大小便。BMR±10%為正常,增加高至+20%~+30%為輕度甲亢,+30%~+60%為中度甲亢,+60%以上為重度甲亢。本患者的基礎代謝率(%)為96+ (130-70)-111=45,屬于中度甲亢。
68.D【解析】幽門梗阻主要表現為大量嘔吐隔餐或隔夜的食物,不含膽汁。患者可出現營養不良、水電解質酸堿失衡(脫水、低鈉、低鉀、低氯、代謝性堿中毒)。
69.A【解析IJL童腎腫瘤最常見的是腎母細胞瘤。
70.C【解析】經呼吸道傳播的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腦等;經蟲媒傳播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經胃腸道傳播的有:中毒性痢疾、傷寒、霍亂等。
71.B【解析】原發型肺結核是結核菌初次侵入人體后發生的原發感染,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
72.E【解析】嚴重顱內壓增高可迫使部分腦組織嵌入孔隙,形成腦疝,導致中樞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73.A【解析】小兒咽‑結合膜熱的病原體為腺病毒(3、7型);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 病毒。
74.A【解析】l歲,小兒除可引出生理反射外尚可引出某些病理反射,但頸強直為腦膜刺激征,如引出屬于異常。
75.D【解析】藍光療法是以波長420~470nm的藍色熒光管照射新生兒的皮膚,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膚間接膽紅素轉化為光‑氧膽紅素,并經膽汁及尿排出體外,以降低血清間接膽紅素的含量。
76.A【解析】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兩塊髖骨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塊骶椎融合而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緣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尾骨由4~5塊尾椎融合。
77.A【解析】子宮內膜的組織學變化分為3個期: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經期。月經周期的第5~14 天,子宮內膜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呈現增生期變化。黃體形成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呈分泌反應即月經周期的第l5~28天。月經周期的第1~4天,為月經期。
78.C【解析】月經周期中有卵泡發育及排卵,但由于黃體發育不全,使得孕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多發生于生育期婦女,患者有排卵。一般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因此月經頻發。基礎體溫雙相型,但排卵后體溫上升緩慢,上升幅度偏低。
79.E【解析】雌激素的生理功能:(1)促進子宮肌細胞增生和肥大;促使和維持子宮發育;增加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2)使子宮內膜腺體及問質增生、修復。(3)使宮頸口松弛、擴張,黏液分泌增加,性狀變稀薄,富有彈性易形成絲狀。 (4)促進輸卵管發育和分泌,加強其收縮的振幅。 (5)陰道上皮增生和角化,黏膜變厚,維持酸環境。(6)使陰唇發育、豐滿、色素加深。(7)促使乳腺管增生,乳頭乳暈著色及其他第二性征發育。(8)促進卵泡發育。(9)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促進水、鈉潴留;降低循環中的膽固醇;維持和促進骨基質代謝。
80.C【解析】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El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
81.B【解析】同卵雙生兄弟腎移植屬于同質移植。
82.A【解析】患者頭皮移植于自身燒傷創面屬于自體移植。
83.C【解析】子宮內膜增生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開始增生,先是修復剝脫處創面,隨后因繼續增生而變厚,腺體增多、變寬,并漸屈 曲。血管也增生,漸呈螺旋狀。問質則增生致密。此期相當于卵泡發育成熟階段,即月經周期的第 5~14天左右。
84.E【解析】子宮內膜分泌期,黃體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將使增生期內膜繼續增厚,腺體進一步擴大、屈曲、出現分泌現象。血管也迅速增長,更加;屈曲。間質變疏松并有水腫。此時內膜厚且松、軟,含有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受精卵著床發育。約為月經周期的15~23天,相當于排卵后黃體成熟階段。月經前期相當于黃體退化階段,約經期的24~28天。月經期為月經周期第1~4天。
85.C【解析】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在嬰幼兒初次引起水痘,在成人以后引起帶狀皰疹。
86.B【解析】乙型A組溶血性鏈球菌:是引起猩紅熱的病原體。
87.E【解析】經飛沫傳播的疾病主要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等。
88.C【解析】經胃腸道傳播的疾病主要有痢疾、霍亂等。
89.A【解析】內囊損傷出現偏癱。
90.B【解析】一側腦橋損傷出現交叉癱。
91.C【解析】有機磷、嗎啡類中毒時瞳孔縮小。
92.B【解析】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由于不知道農藥的種類,所以正確的處理是先抽出胃內容物送檢,再用溫水洗胃。
93.E【解析】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與肥胖無關。
94.A【解析】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本病首選的藥物。
95.C【解析】心功能Ⅰ級:患者患有心臟病但活動量不受限制,平時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 困難或心絞痛。Ⅱ級: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受到輕度的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但平時一般活動下可出現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Ⅲ 級:心臟病患者體力活動明顯限制,小于平時一般活動即引起上述的癥狀。Ⅳ級: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心衰的癥狀,體力活動后加重。
96.D【解析】并發的心律失常,最常見為房顫,發生于30%~40%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顯著擴大的二尖瓣狹窄患者最多見。在房顫發生前,多先有房性期前收縮、心房撲動或陣發性房顫,以后才轉為持久性房顫。
97.E【解析】患者一年來每于劇烈活動時或飽餐后發生劍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續數分鐘可自行緩解,故診斷為冠心病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2周來發作頻繁且有夜間睡眠中發作已發展為惡化性心絞痛,即梗死前心絞痛,2小時來疼痛劇烈,不能緩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悶、大汗應首先考慮急性心肌梗死。
98.D【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以及實驗室檢查,起病數小時內心電圖可尚無異常或出現異常高大不對稱T波,而血清CK—MB酶在起病4小時內增高,l6~24小時達高峰,3~4天恢復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準確地反映梗死的范圍,其高峰出現時間提前有助于判斷溶栓治療是否成功,尤其是無病理性Q波的心內膜下和小的透壁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意義更大。
99.B【解析】急性心肌梗死起病3~6小時內,可選擇溶栓來再灌注心肌。
100.D【解析】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兩周左右ST段逐漸回到等電位線,若持續抬高首先考慮室壁瘤形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