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DIC的篩查試驗有血小板計數,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時間測定。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過程的一個中間環節。其特點是體內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纖維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積,形成廣泛性微血栓。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一個綜合征,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細血管、小動脈、小靜脈內廣泛纖維蛋白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導致循環功能和其他內臟功能障礙,消耗性凝血病,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產生休克、出血不止、栓塞、溶血等臨床表現。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DIC篩查試驗及其變化特點包括:
(1)血小板計數:DIC時,一般為(50~100)×109/L;代償期時,可大于100×109/L,但不會超過150×109/L;在革蘭陰性細菌敗血癥所致DIC時,血小板計數早期就可明顯下降;革蘭陽性細菌敗血癥和其他疾病引起的DIC,血小板計數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往往同步下降。
(2)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DIC時可明顯降低,一般<1.5g/L,或者呈進行性下降(由于部分病人基礎Fg含量較高)。亦有少數因代償過度而>4g/L者。
(3)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時間測定。DIC時均可延長,但DIC早期和慢性DIC時可在正常范圍。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DIC時,優球蛋白溶解時間因纖溶活性增高,ELT縮短,常小于70分鐘。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過程的一個中間環節,其特點是體內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纖維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積,形成廣泛性微血栓。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慢性和亞急性三種。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DIC時因纖溶活性增高,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常小于70min。但在纖溶酶原代償,尤其是外源性纖溶酶原和纖維蛋白原補充時,糾正了纖溶激活物在受檢樣本中的亢進作用,使ELT恢復正常,甚至超過4小時,導致判斷困難。故對ELT,在DIC診斷中要綜合分析。
二、A3/A4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3P試驗)陽性見于DIC的早、中期,但在惡性腫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術后、敗血癥、腎小球疾病、人工流產、分娩等也可出現假陽性。陰性見于正常人、DIC晚期。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DIC診斷指標:同時有以下三項以上異常:①血小板<100×109/L,或進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50×109/L),或有2項以上血漿血小板活化產物升高:β-TG、PF4、TXB2、和P-選擇素;②血漿Fg低于1.5g/L,或進行性降低,或超過4.0g/L(白血病、惡性腫瘤低于1.8g/L,肝病低于1.0g/L);③FDP超過20μg/L(肝病超過60μg/L),或D-二聚體升高或陽性;④血漿PT時間縮短或較正常對照延長3秒以上,或呈動態變化(肝病超過5秒以上);⑤PLG含量和活性降低;⑥AT含量和活性降低(肝病不適用);⑦血漿因子Ⅷ:C低于50%(肝病必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