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在這段非常時期,衛生資格考試頭上的“箍”被箍得越來越緊,每天的測驗題都可能出現新“面孔”,層出不窮的試題堆滿了考生的視野。
期望值:家庭對我們的期望,單位對我們的期望,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了頭上。若是考得不好,如何面對“江東父老”?于是乎,挑燈夜戰,拼命苦讀,榜上無名誓不休。誠然,沒有期望談何努力,沒有努力又談何成功;但是,脫離了現實狀況、脫離了實際水平和能力的過高期望值,常常會造成事與愿違、適得其反的結果。
情緒化:有些考生本身的情緒也常常會隨著外界的輿論而不斷產生波動,考分不理想時不找主觀原因,而一味強調客觀因素,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帶著這樣的情緒,又怎能全力以赴地備戰考試呢?
自卑感:有些考生善長“唱低調”,在外人面前總是抱怨自己的專業水平差。這看似“謙虛”的態度和做法,常會使自己在心理上產生挫敗感——尚未“出手”已被先“滅”了幾分志氣和威風,并由此對成功失去信心。
上述的種種誤區,很容易使考生不堪壓力的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甚至產生“考試焦慮癥。”輕度的考試焦慮有助于興奮神經,可提升考生的應試能力;中度以上的考試焦慮則會導致精神緊張、睡眠失調、反應遲鈍、記憶障礙;重度的考試焦慮會嚴重影響和損害考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為人人所向往,愿考生自己能夠理性、客觀、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考試,在健康、寬松、和諧的應考氛圍中,努力學習、認真復習、爭取成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