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中藥鑒定知識點:杜仲的真偽識別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的功能,自古用作強壯藥。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湖北、陜西、河南等地。
藥材呈扁平板狀或兩邊稍向內卷狀,大小不一,厚約0.2-1厘米,樹皮外觀差異較大。厚樹皮外表面為灰棕色或灰黃色,有較厚的木栓層(俗稱粗皮),粗糙,有極深的縱裂槽紋并有橫裂紋,有時可見淡灰色地衣斑,如經加工刮去粗皮者,則外表面呈棕色而較平坦;內表面呈黑棕色,光澤,微發亮。薄樹皮外表面呈淡灰棕色,較平坦,有細縱皺紋和斜方形橫裂的皮孔;內表面呈紫棕色,光滑。質硬脆,易折斷,折斷面有細密的銀白色橡膠絲相連,膠絲富有彈性,可拉長1厘米而不斷。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質殘余物。
常見的杜仲偽異品有:
絲棉木皮為衛矛科植物白杜的樹皮,本品呈卷片或板片狀,大小不等,厚約0.2~0.8厘米。外表面呈灰黃色或灰黃色與發棕色相間,粗糙,有灰黑色縱裂紋;內表面呈黃白色,稍平滑,有細縱紋。質稍脆,折斷時有白色棉絮狀細膠絲,膠絲無彈性,稍拉即斷。本品有祛風濕、活血和止血的功效。
土杜仲其來源頗復雜,包括夾竹桃科和衛矛科多種植物的樹皮,其中較常見的為夾竹桃科的紅杜仲藤的莖皮,該品呈卷筒狀,長短不一,簡徑約1-2.5厘米,徑孔較小,皮厚0.2-0.6厘米,外表面帶栓皮的呈灰褐色,粗糙而有白色縱長皮孔,刮去栓皮的呈紅棕色;內表面呈紅棕色,有細縱紋。質堅脆,易折斷,折斷時有稀疏的白膠絲。氣微,味澀。功效與杜仲不同。
杜仲真偽品的簡易識別方法:
1、真品為平板狀,內表面黑棕色或紫棕色,光滑。斷面銀絲密集而富有彈性,可拉長至1厘米。
2.偽品絲棉術雖為平板狀,但內表面黃白色,有細縱紋。斷面膠絲少,稍拉即斷。
3.偽品杜仲藤為卷筒狀,斷面膠絲稀疏。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