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尿毒癥患者發生纖維性骨炎的主要原因是
A.尿鈣排泄增多
B.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C.尿磷排泄減少
D.營養不良和低蛋白血癥
E.活性維生素D合成障礙
答案:B
19.我國現在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因最常見的是
A.慢性腎盂腎炎
B.腎結核
C.腎結石
D.腎小動脈硬化
E.慢性腎小球腎炎
答案:E
20.尿毒癥患者血液系統的臨床表現為
A.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B.白細胞出現中性粒細胞增加
C.血小板異常增多
D.貧血常為中、重度
E.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加
答案:D
21.慢性腎功能不全惡化的常見誘因,應除外的是
A.感染、發熱
B.外傷、失血
C.嘔吐伴腹瀉
D.血尿酸或血鈣過低
E.心力衰竭
答案:D
22.男,28歲,查血壓160/95mmHg(21.3/ 12.6kPa),Hb 85g/L,蛋白+,顆粒管型2~3個/HP,BUN
10mmol/L,Cr 220μmol/L。對該患者不宜采取
A.低蛋白飲食
B.高蛋白飲食
C.低鈉飲食
D.根據尿量多少適當限水
E.低磷飲食
答案:B
試題點評:患者處于慢性腎衰氮質血癥期,高蛋白飲食可引起BUN水平升高,加重臨床癥狀,不利于降低血鎂和減輕酸中毒,增加健存腎單位的負荷,加快腎功能的減退。
23.早期慢性腎功能不全最主要的治療目的是
A.減少蛋白尿
B.減輕水腫
C.降低血壓
D.改善營養狀況
E.延緩腎功能減退
答案:E
第三十一章 貧 血
【考綱要求】
1.貧血概論的診斷標準、分類、臨床表現及病理生理基礎、診斷步驟、治療原則、輸血指征及注意事項。
2.鐵缺乏癥的概念、鐵代謝、缺鐵性貧血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補鐵治療的原則和方法。
3.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分型、病因及發病機制、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治療。
4.溶血性貧血的發病機制、分類、臨床表現、診斷步驟、溶血的實驗室檢查、溶血性貧血病因的實驗室檢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分型及治療原則、溶血性貧血脾切除治療的指征。
【考點縱覽】
1.貧血的診斷標準:以血紅蛋白為標準,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為貧血。貧血的細胞形態學分類。血細胞比容的測定、網織紅細胞計數、血細胞形態學檢查的意義。輸血的指征。
2.鐵缺乏的概念。鐵的來源:主要是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后釋放的鐵,每天只需從食物中攝取1~1.5mg的鐵。
3.缺鐵性貧血的病因:需鐵量增加而攝入不足、鐵的吸收障礙、慢性失血等。慢性失血是缺鐵性貧血的最常見原因。缺鐵性貧血應與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慢性病性貧血、鐵粒幼細胞貧血鑒別。補充鐵劑的目的是使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及補充貯存鐵。
4.再生障礙性貧血分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再障發病與造血干細胞內在缺陷、異常免疫反應損傷造血干細胞、微環境支持功能缺陷有關。
5.重型再障及慢性再障的臨床特點。再障的骨髓象特點。重型再障的血象診斷標準:網織紅細胞<0.01,絕對值<15×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9/L及血小板<20×109/L。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
6.溶血性貧血臨床上按發病機制分為紅細胞內異常和紅細胞外異常。急性溶血的臨床表現。貧血、黃疽、肝脾腫大是慢性溶貧的三大特征。紅細胞破壞過多的實驗室證據是血清游離膽紅素增高、血紅蛋白血癥、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和含鐵血黃素尿。
7.溫抗體型AIHA按其病因可分為原因不明(特發性)及繼發性兩種。溫抗體型AIHA治療原則:病因治療;糖皮質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劑。溶血性貧血脾切除的指征。
【歷年考題點津】
1.診斷成年女性貧血的標準為血紅蛋白濃度低于
A.140g/L
B.130g/L
C.120g/L
D.110g/L
E.100g/L
答案:D
2.下列哪項是診斷缺鐵最肯定的依據
A.有慢性失血史
B.血涂片見典型小細胞低色素性紅細胞
C.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D.血清鐵降低
E.骨髓小粒可染鐵消失
答案:E
3.診斷缺鐵性貧血早期的實驗室依據是
A.血清鐵降低
B.血清鐵蛋白降低
C.血清總鐵結合力增高
D.外周血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E.骨髓象紅細胞胞漿成熟落后于胞核
答案:B
4.鐵劑治療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達正常后繼續用藥的時間是
A. 1周
B. 2周
C. 4周
D. 6月
E. 8月
答案:D
5.缺鐵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結果應是
A.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降低、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B.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C.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正常、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D.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正常
E.血清鐵正常、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答案:B
6.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是
A. RBC減少比Hb減少明顯
B.粒細胞分葉多
C. MCH=32pg
D.紅細胞中央淡染區大
E.粒細胞左移
答案:D
7.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答案:E
8.女性,30歲,月經量多已2年。近3個月來感乏力、頭暈、心悸,查血紅蛋白65g/L,白細胞
6.0×109/L,血小板140×109/L,骨髓象:粒比紅為1:1,紅細胞增生活躍,中晚幼紅細胞45%,體積小,胞漿偏藍,治療首選
A.肌注維生素B12
B.口服鐵劑
C.輸血
D.脾切除
E.口服葉酸
答案:B
試題點評:有慢性失血病史,骨髓象符合缺鐵貧表現,故予口服鐵劑治療。
9.缺鐵性貧血最可靠的診斷依據是
A.網織紅細胞減少
B. MCV降低
C.骨髓中鐵粒幼紅細胞減少
D.血清鐵降低
E.骨髓象和紅細胞系增生低下
答案:D
(10~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骨髓巨核細胞增多,大多為顆粒型巨核細 胞
B.骨髓巨核細胞數量顯著減少
C.骨髓巨核細胞增多,原始巨核細胞顯著增多
D.骨髓巨核細胞增多,小巨核細胞增多
E.骨髓巨核細胞增多,病態巨核細胞增多
10.符合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表現是
答案:B
11.符合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表現是
答案:C
12.引起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較常見的病因是
A.藥物及化學物質
B.物理因素
C.病毒感染
D.細菌感染
E.營養因素
答案:A
13.可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的貧血是
A.巨幼細胞性貧血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D.慢性病貧血
E.缺鐵性貧血
答案:B
14.慢性再障的治療首選
A.丙酸睪丸酮肌肉注射
B.造血干細胞移植
C.維生素B12肌注
D.抗胸腺球蛋白
E.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口服
答案;A
15.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紅細胞破壞過多
C.紅細胞壽命縮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紅細胞內在缺陷
答案:A
16.某男性患者,13歲,食蠶豆后突感畏寒,發熱,皮膚發黃。血紅蛋白70g/L,網織紅細胞0.15,尿膽原陽性,膽紅素蔭性。對明確診斷最重要的檢查是
A.血總膽紅素測定
B.酸化血清溶血試驗
C.抗人球蛋白試驗
D.骨髓檢查
E.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
答案:E
試題點評:患者食用蠶豆后出現溶血,考慮G6PD缺乏,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可檢測G6PD缺乏所致的NADPH的減少,用于G6PD缺乏的篩查。
(17~19題共用題干)
女性,15歲,發現貧血、黃疸5年。脾肋下2.5cm,質中。血紅蛋白90g/L,網織紅細胞0.05,白細胞和血小板數均正常。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0.7%鹽水溶液開始溶血。其父也有輕度黃疸
17.下列哪種貧血最有可能
A.缺鐵性貧血
B.海洋性貧血
C.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D.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
E.巨幼細胞性貧血
答案:C
試題點評:臨床癥狀及血液檢查支持溶血性貧血,紅細胞滲透脆性增加及家族史支持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18.要明確診斷,最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查是
A.周圍血片
D.骨髓象
C.血清鐵總鐵結合力
D.血紅蛋白電泳
E.肝功能試驗
答案:A
試題點評:周圍血片球形紅細胞增多>10%是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特征。
19.考慮治療措施時應首選
A.輸血
B.腎上腺皮質激素
C.脾切除
D.葉酸
E.維生素B12
答案:C
試題點評:脾切除對本病有顯著療效。
20.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特異性的診斷依據為
A.紅細胞壽命縮短
B. Coombs試驗(+)
C. HbE(+)
D. Ham試驗(+)
E.網織紅細胞增高
答案:D
資料類別 |
07執業醫師考試各章考點精析七【內科二】 |
資料格式 |
Word |
資料來源 |
考試吧 (Exam8.com) |
資料下載: |
點擊這里下載>> |
2007年執業醫師、藥師網校新版課程全新推出!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執業醫師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