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11 頁:參考答案 |
91. 在翼外肌附著處上方發生的髁狀突骨折,如無明顯移位,通常采用
A 頜間牽引固定
B 在患側磨牙區墊上橡皮墊,用頜間彈性牽引復位固定法,使下頜骨下降
C 吊頜繃帶限制下頜活動,保持正常咬合關系即可
D 在耳屏前作切口,進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E 在下頜角前方的下頜骨下緣處做小切口,采用克氏針進行固定
92. 一名青年男性患者,從臺階上摔倒,頦部先著地,檢查:頜面部未見創口;左側顳下頜關節區明顯壓痛,輕度腫脹;未捫及臺階感;咬合關系未見異常;張口度2指,下頜向右側運動困難。左側顳下頜關節區穿刺抽出血液,X線檢查報告高位髁狀突骨折,移位不明顯。應進行以下何種治療?
A 手法復位后行頜間固定
B 用空針抽吸出未凝血液,加壓后采用頦頂枕繃帶固定,限制張口至腫痛消失,然后進行張口訓練
C 在左側磨牙區墊上橡皮墊,進行頜間彈性牽引復位固定4周
D 軟食或半軟食4周,然后進行張口訓練
E 在左側顳下頜關節區進行加壓包扎,3~5天后進行張口訓練
93. 髁狀突骨折患者應重視張口訓練,其原因是
A 防止關節內纖維增生,避免以后發生顳下頜關節強直
B 使髁狀突保持在功能位,促進髁狀突復位
C 使髁狀突處于功能狀態,促進骨折早期愈合
D 張口時髁狀突與下骨折段之間的距離增加,避免下頜支向上方移位,導致以后頜骨畸形
E 張口時髁狀突所受應力較小,使骨折免受不良應力干擾
94. 髁狀突明顯移位的髁狀突頸部骨折,應
A 手法復位后行頜間固定
B 在患側磨牙區墊橡皮墊后,行頜間彈性牽引復位固定
C 吊頜繃帶
D 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E 手術摘除髁狀突
95. 無牙頜骨折多見于
A 兒童 B 青少年 C 中年人
D 老年人 E 頜骨有囊腫等病變者
96. 以下諸骨中,骨折發病率最高的是
A 額骨 B 上頜骨 C 顴骨 D 蝶骨 E 顳骨
97. 顴骨與下列何骨不相連接
A 上頜骨 B 鼻骨 C 額骨 D 蝶骨 E 顳骨
98. 顴骨與周圍各骨的連接中,最常發生骨折的是
A 額顴縫 B 顴上頜縫 C 蝶顴縫 D 顴顳縫
E 各連接處的骨折發病率相近,差別不大
99. 單純顴骨顴弓骨折不會出現的臨床表現是
A 顴面部塌陷 B 復視 C 張口受限
D 咬合錯亂 E 神經癥狀
100.顴弓骨折最重要的臨床體征是
A 眶周瘀斑 B 局部塌陷 C 咬合錯亂
D 張口受限 E 局部腫痛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