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師生理學考點:姿勢反射
中樞神經系統調節骨骼肌的肌緊張或產生相應的運動,以保持或改正身體空間的姿勢,這種反射活動總稱為姿勢反射。前述的牽張反射、對側伸肌反射就是最簡單的姿勢反射。此外還有比較復雜的姿勢反射,例如狀態反射、翻正反射、直線或旋轉加速運動反射(見感覺器官章)等。
(一)狀態反射
頭部在空間的位置改變以及頭部與軀干的相對位置改變時,可以反射性地改變軀體肌肉的緊張性,這種反射稱為狀態反射。狀態反射包括迷路緊張反射與頸緊張反射兩部分。迷路緊張反射是指內耳迷路的橢圓囊和球囊的傳入沖動對軀體伸肌緊張性的調節反射。在去大腦動物實驗中見到,當動物仰臣臥時則伸肌緊張性最高,而當動物俯臣臥時則伸肌緊張性最低。這是由于不同頭部位置會引致內耳迷路不同刺激的結果而造成的。頸緊張反射是指頸部扭曲時,頸椎關節韌帶或肌肉受刺激后,對四肢肌肉緊張性的調節反射。實驗證明,頭向一側扭轉時,下頦所指一側的伸肌緊張性加強;如頭后仰時,則前肢伸肌緊張性加強,而后肢伸肌緊張性降低;如頭前俯時,則后肢伸緊張性加強,而前肢伸肌緊張性降低,人類在去皮層僵直的基礎上,也可出現頸緊張反射;即當頸扭曲時,下頦所指一側上肢伸直,而對側上肢則處于更屈曲狀態(圖10-34)。在正常人體中,由于高級中樞的存在,狀態反射常被抑制不易表現出來。
(二)翻正反射
正常動物可保持六立姿勢,如將其推倒則可翻正過來,這種反射稱為翻正反射。如將動物四足朝天從空中掉下,則可清楚地觀察到在下墜過程中,首先是頭頸扭轉,然后前肢和軀干跟著也扭轉過來,最后后肢也扭轉過來,當下墜到地面時由四足著地。這一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動,最先是由于頭部位置不正常,視覺與內耳迷路感受刺激,從而引起頭部的位置翻正。頭部翻正以后,頭與軀干的位置關系不正常,使頸部關節韌帶或肌肉受到刺激,從而使軀干的位置也翻正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