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與新生兒黃疸
一、新生兒的概念:指從出生到生后28天的嬰兒。
二、臨床上幾個常用的概念:
1、圍生期:指自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2、高危兒:指需要進行嚴密監護和或治療的新生兒。
新生兒概述
3、新生兒死亡率:指每1000活產兒中在新生兒期內的死亡數。
4、圍生期死亡率:指每1000活產兒中在圍生期內的死亡數。
三、新生兒分類:四種分類法:
(一)按胎齡分類:
1、足月兒:胎齡大于37周而小于42周的新生兒。
2、早產兒:胎齡大于28周而小于37周的新生兒。若37周者稱過渡足月兒。
3、過期兒:胎齡大于42周的新生兒。
(二)按體重分類:以生后1小時內稱體重計算。
1、低出生體重兒:指體重不足2500g者。凡體重不足1500g者稱極低體重兒。不足1000g者稱超低體重兒或微小兒。
2、正常體重兒:指體重為2500~4000g者。
3、巨大兒:指體重大于4000g者。
(三)按體重與胎齡的關系分類:
1、小于胎齡兒(SGA):指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平均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嬰兒。已足月且體重小于2500 g者稱足月小樣兒。
2、適于胎齡兒(AGA):指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平均體重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齡兒(LGA):指出生體重在同齡平均體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嬰兒。
(四)根據生后周齡分類:
1、早期新生兒:指生后1周的新生兒。
2、晚期新生兒:指生后2~4周新生兒。
四、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
1、生理體重下降:出生后2~4天體重可下降6~9%,最多不超過10%,約經10天可恢復。與不顯性失水,進食少,排大小便有關。
2、脫水熱:少數新生兒在生后3~4日有一過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達39攝氏度,但一般情況好,夏天多見。
3、生理性黃疸:
4、陰道流血(假月經):部分女嬰于生后1周內有大陰唇腫脹及陰道流出少量粘液或血性分泌物,持續數天自止。由雌激素進入胎兒所致。
5、乳腺腫大:男女皆見。多在生后3~5天出現,如蠶豆至鴿蛋大小,還可分泌少量乳汁。多由雌激素進入胎兒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失,不需處理。
6、“馬牙”或“板牙”或稱“上皮珠”:指上腭中線及牙齦部位可見散在性黃白小點。多系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留積所致。一般生后數周或數月自行消失,不宜挑 刮。
7、“螳螂咀”或“吸奶墊”:指口腔頰部有脂肪墊隆起,對吸吮有利,亦不必挑刮。
8、皮脂栓:指在鼻尖及鼻翼兩旁可見黃白色粟粒疹,由皮脂腺分泌堆積阻塞而成。
9、胎生青記:
10、毒性紅斑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