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2型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107.患者,干咳,咽喉干燥,咯血,潮熱盜汗。面色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選用
A.沙參麥冬湯
B.補肺阿膠湯
C.大補陰丸
D.養陰清肺湯
E.以上都不適宜
108.患者,因勞累過度,出現形體倦怠.頭暈泛惡,納食不佳,厭油膩,1周后出現兩目黃染,后皮膚亦黃,鮮亮,伴脅痛,脘脹,口干而苦,小便黃,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數。診斷為
A.濕熱蘊蒸,濕重于熱之黃疸
B.濕熱蘊蒸,熱重于濕之黃疸
C.寒濕阻遏之黃疸
D.熱毒熾盛之黃疸
E.脾虧血虛之黃疸
109.患者,眩暈耳鳴,頭痛脹,易怒,失眠多夢,面紅目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宜取
A.陰陵泉、豐隆、中脘、內關、頭維
B.肝俞、行間、風池、俠溪
C.百會、血海、膈俞、氣海、足三里
D.肝俞、腎俞、太溪、太沖、照海
E.陰陵泉、豐隆、廊海、氣海、肝俞
110.患者,眩暈2個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白,時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脈細。治療應首選
A.風池、肝俞、腎俞、行間、俠溪
B.豐隆、中脘、內關、解溪、頭維
C.百會、上星、風池、豐隆、合谷
D.脾俞、足三里、氣海、百會
E.百會、太陽.、印堂、合谷
111.患兒,陣發性右上腹絞痛,伴惡心嘔吐,腹部平軟。用特定穴治療應首選何經脈穴位
A.肝經
B.膀胱經
(:.心經
D.脾經
E.胃經
112.患者,因受風出現左側面部麻木,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右側,舌淡,苔白。針刺面部穴位采用
A.輕刺淺刺
B.直刺深刺
C.多穴重刺
D.提插瀉法
E.電針強刺
113.患者外感風熱,咽喉赤腫疼痛,吞咽困難,咽干,咳嗽。治療應首選
A.少商
B.內庭
C.太溪
D.頭維
E.廉泉
114.患者,自覺心慌,時息時作,健忘失眠。治療應首選
A.三陰交
B.神門
C.足三里
D.太溪
E.合谷
115.家屬代訴:患者于今晨起床后半小時,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遺溺,手撒,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用隔鹽灸,應首選
A.腎俞、太溪
B.關元、神闕
C.脾俞、足三里
D.胃俞、三陰交
E.三焦俞、內關
116.患者,肩關節疼痛,痛有定處,抬舉困難,夜間痛甚,勞累加劇。治療應首選
A.手太陽經穴
B.近取穴為主
C.近取穴與遠取穴相結合
D.循經取穴
E.手少陽經穴
相關推薦:
201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