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治療脾陽虛,脾不統血的要藥是( )
A.附子
B.炮姜
C.艾葉
D.灶心土
E.血余炭
學員提問:請問艾葉和炮姜的異同點是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B。
艾葉苦、辛、溫,歸肝脾腎經。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用于出血之證和下焦虛寒,腹中冷痛,月經不調等癥。
炮姜與艾葉一樣可以溫經止血,治療虛寒性出血。不具備艾葉的調經止痛之功,炮姜歸脾胃經,可用于脾胃虛寒之腹痛瀉痢。
【內科學】
病竇綜合征并房顫不易復律,心率過慢應考慮()
A.給予普魯卡因胺
B.口服阿托品
C.安裝起搏器
D.應用普羅帕酮
E.給予索他洛爾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C?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綜合征,又稱竇房結功能不全。是由于竇房結或其周圍組織器質性病變導致竇房結沖動形成障礙,或竇房結至心房沖動傳導障礙所致的多種心律失常和多種癥狀的綜合病征,主要特征為竇性心動過緩,當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復發作時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這是指心動過緩與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發作,后者包括心房撲動、心房顫動或房性心動過速。其他心電圖改變為:①在沒有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下,心房顫動的心室率緩慢、或其發作前后有竇性心動過緩和(或)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②房室交界區性逸搏心律等。
治療:若患者無心動過緩有關的癥狀,不必治療,僅定期隨診觀察。對于有癥狀的病竇綜合征患者,應接受起搏器治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患者發作心動過速,單獨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可能加重心動過緩。應用起搏治療后,患者仍有心動過速發作,可同時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故本題答案選C。
【診斷學基礎】
大量腹水與肥胖癥的鑒別可觀察( )
A.腹圍
B.髂前上棘
C.臍部
D.胸部
E.肋腰角
學員提問:大量腹水時臍部表現怎樣呢?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肥胖癥臍部是深陷下去的,而大量腹水臍部是凸出來的。
【中醫基礎理論】
五行中,水是土的()
A.母
B.子
C.所勝
D.所不勝
E.以上均非
學員提問:土克水,克我著所不勝為什么選C呢?
答案與解析:本題答案為C。
在五行相克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系。《黃帝內經》稱之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我克”者為我“所勝”。所以,五行相克的關系,又叫“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以土為例,“克我”者木,則木為土之“所不勝”。“我克”者水,則水為土之“所勝”。余可類推。
因此本題答案選C。
【中藥學】
患者,女,42歲。患感冒已經5天,現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飲食,舌邊赤,脈弦。用藥宜選( )
A.荊芥、防風
B.桑葉、菊花
C.柴胡、黃芩
D.葛根、升麻
E.柴胡、葛根
學員提問:為什么不選B?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C。
據患者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飲食,脈弦為少陽證表現。
少陽受病,膽火上炎,灼傷津液,故見口苦、咽干;胸脅是少陽經循行部位,邪熱壅于少陽,經脈阻滯,氣血不和,則胸脅苦滿。肝膽疏泄不利,影響及胃,胃失和降,則見默默不欲飲食。肝膽受病,氣機郁滯,故見脈弦。
柴胡苦平,入肝膽經,透泄與清解少陽之邪,并能疏泄氣機之郁滯,使少陽之邪得以疏散。黃芩苦寒,清泄少陽之熱。柴胡升散之性,得黃芩之清泄,共奏和解少陽之功。
而B.桑葉、菊花可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桑葉尚能清肺潤燥。多用治外感風熱或肝火上炎證。與本題不符。
故本題答案選C。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