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A1型題
1.D 答案分析:因為問主訴是指詢問病人就診時所感受最明顯或最痛苦的主要癥狀、體征及持續時間,所以“當前最痛苦的癥狀”屬于問主訴的內容。
2.C 答案分析:因為個人生活史是指病人的生活習慣、社會經歷、飲食嗜好、勞逸起居、工作情況及婚姻生育史等,故“工作環境及工作性質”屬于個人生活史的問診內容。
3.B 答案分析:病人自覺怕冷,得暖可以緩解者是陽虛所致的畏寒。
4.A 答案分析:惡寒是指病人無風自冷,雖加衣被仍覺寒冷,這是感受邪氣,衛陽郁遏不能外達之故,是外感表證的主要癥狀之一。
5.C 答案分析:惡風癥狀可見之于風邪外襲所致,但肺衛氣虛,肌表不固者也可出現此癥。
6.C 答案分析:素體陽虛之人,陽氣不足,失于溫煦,或久病傷陽者,由于溫煦機體的熱量減少,所以可見畏寒癥狀。
7.B 答案分析:陽明經旺于晡時,是邪熱入結于腸胃,腑氣不通所致,故有日晡熱甚,并伴有腹脹便秘。
8.C 答案分析:因為陰液虧損,虛陽偏亢的里虛熱證患者的發熱多在午后,或入夜低熱,常伴有五心煩熱的特點。
9.C 答案分析:由于邪犯半表半里,正邪相爭,互為進退而相持不下,正勝則發熱,邪勝則惡寒,所以出現惡寒與發熱交替而作的癥狀特點。
10.D 答案分析:由于陰虛不能制陽,虛熱蒸騰,故見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的盜汗。
11.A 答案分析:因為陽氣虛弱,腠理不固,津液無以固攝而外泄,所以有經常汗出不止,活動后更甚的自汗之癥。
12.B 答案分析:由于少陽經分布在頭之兩側,因此兩顳側頭痛的病位在少陽經。
13.D 答案分析:因為邪熱壅滯于肺,氣機不通,宣降失常,熱傷肺絡,故見胸痛、高熱、咳嗽、吐鐵銹色痰。
14.B 答案分析:因為食滯胃脘,妨礙胃的受納腐熟及通降功能,故見胃脘脹痛,噯腐吞酸等癥。
15.A 答案分析:因為氣機郁滯不通所致局部的疼痛才伴有脹感,在噯氣、嘆息、矢氣等氣泄后可使氣滯緩解,所以有時發時止的特點。
16.D 答案分析:因為脾胃虛寒者,其消化功能減退,運化無力,故見口淡無味或食欲不振的癥狀。
17.A 答案分析:多食善饑又叫“消谷善饑”。由于胃火熾盛,腐熟太過,因而有多食善饑之癥。
18.B 答案分析:因為濕熱傷犯大腸,致使大腸傳導失常,故有暴注下泄,便如黃糜,并伴肛門灼熱之癥。
19.D 答案分析:膀胱有貯尿和排尿功能,當濕熱傷犯膀胱,氣化不利時,可見小便頻數,尿少色黃而急迫。
20.A 答案分析:心脾兩虛之證乃心血虛、脾氣虛,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入睡困難而失眠,脾氣虛運化失健則納差便溏。
21.A 答案分析:雖然肝膽火盛、痰濁上蒙、瘀血阻滯、風邪上擾皆可致突然耳鳴,聲如雷鳴,但口苦脅脅灼痛則僅見于“肝膽火盛”。
22.D 答案分析:因為目赤腫痛、羞明、口干口若、煩躁等癥只能是肝火上炎所致。
23.B 答案分析:因為血熱太盛,迫血妄行,又能灼傷津液,故見月經先期,經血量多、質稠、色黃。
24.A 答案分析:因為血虛則沖任空虛,胞宮失養,故見月經推遲,且血量少,色淡而質稀。
25.D 答案分析:因為胎黃是胎毒所致,而小兒疳積多是喂養不當,飲食失調所成。
26.D 答案分析:因為肝經郁熱,灼傷胞絡,故見帶下夾雜有血絲,微有腥臭。
27.A 答案分析:因為腎開竅于耳,腎氣虛弱,耳失充養,故有耳鳴漸生,聲小時止,常兼重聽之癥。
28.E 答案分析:因為濕熱蘊結大腸,腸道脈絡受損,故大便中夾雜有膿血粘液,此為濕熱痢疾的主要見癥。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