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源于考生回憶~
1.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有效時,首先表現為(網織紅細胞上升)。
【解析】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紅細胞增生活躍,見于急性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或貧血有效治療后。
2.早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間歇性跛行)。
【解析】局部缺血期是以血管痙攣為主。表現為患肢動脈供血不足,出現肢端發涼、怕冷及間歇性跛行等。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首選的治療方法為(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解析】糖皮質激素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的首選藥物。
4.【題干】小兒時期結核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是(原發型肺結核)。
【解析】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全身各個臟器均可受累,但以原發型肺結核最常見。
5.患者,男,40歲。突感劇烈頭痛、嘔吐。意識清,血壓為140/90mmHg,腦膜刺激征陽性,腦脊液呈均勻血性。首先考慮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
【解析】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具特征性的體征為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壓力增高,肉眼觀察為均勻一致血性,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患者突感劇烈頭痛、嘔吐。意識清,血壓為140/90mmHg,腦膜刺激征陽性,腦脊液呈均勻血性。首先考慮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6.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備皮范圍包括(胸部,同側腋窩及頸部)。
【解析】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備皮范圍包括胸部,同側腋窩及頸部。
7.某新生兒出生八天,近四天反應差,吃奶少,體溫35℃,全身皮膚黃染明顯,臍部有膿性分泌物,血常規22×109/L,中性68%,當新生兒出現驚厥、尖叫、前囟飽滿時,其可能合并(化膿性腦膜炎)。
【解析】患兒近四天反應差,吃奶少,全身皮膚黃染明顯,臍部有膿性分泌物,考慮為新生兒敗血癥。常并發化膿性腦膜炎。
8.患者,男,65歲。冠心病病史5年,服藥物治療,6小時前乘坐公交車時感到胸悶,氣促,立即送往醫院,查體:血壓88/56mmHg,面色蒼白,出冷汗,ECG提示:QRS波0.13秒,40個室性期前收縮持續出現,心室率170次/分,可見室性融合波,診斷為室性心動過速,首選的治療方法是(胺碘酮靜注)。
【解析】終止室速發作:室速病人如無血流動力學障礙,首先可選用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體拮抗藥靜注。
9.單純性腸梗阻與絞窄性腸梗阻的主要區別是(腸管壁有無血運障礙)。
【解析】腸梗阻按腸壁有無血運障礙分為單純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
10.患者,女,35歲。肝性腦病,口服新霉素時不宜超過(4周)。
【解析】服用新霉素不宜超過1個月,應監測聽力和腎功能。
11.患者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患者出現持續性腹痛,對病情判斷最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查是(血、尿淀粉酶測定)。
【解析】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可誘發急性胰腺炎和膽管炎等并發癥。患者出現持續性腹痛,考慮并發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測定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12.患者大面積燒傷后突然出現寒戰及高熱,血細菌培養陽性,首先應考慮(菌血癥 )。
【解析】菌血癥:一般起病急驟,在突然的劇烈寒戰后,出現40~41℃的高熱,因致病菌在血液中持續存在和不斷繁殖,體溫每日波動在0.5~1.0℃,呈稽留熱。眼結膜、黏膜、皮膚常出現淤血點。血細菌培養常為陽性,不過由于抗生素的應用,有時可為陰性。一般不出現轉移性膿腫。
13.患者,男,26歲。因發熱伴尿頻、尿急、尿痛3天入院。查體:T38.6℃,P90次/分,R20次/分,BP126/75mmHg,雙下肢無水腫。最可能的診斷是( 急性腎盂腎)。
【解析】急性腎盂腎炎:起病急,常有寒戰、高熱多在38℃以上,可有或無尿頻、尿急、尿痛、恥骨弓上不適等尿路刺激征。患者因發熱伴尿頻、尿急、尿痛3天入院。考慮診斷為急性腎盂腎炎。
14.關于結腸癌術前腸道準備的敘述,正確的是(術前3天口服腸道抗菌藥 )。
【解析】術前腸道準備常用的方法有:①控制飲食,術前2~3天進流質飲食,術前1天禁食;②術前3天口服腸道抗生素,同時給予口服維生素K;③術前3天,每晚用番瀉葉泡飲,或口服瀉劑硫酸鎂,術前2天晚用肥皂水灌腸,術前1天晚清潔灌腸。
15.患者,女,41歲。近半年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黏液狀,伴腰骶部疼痛,下墜感。婦科檢查:宮頸糜爛占宮頸面積1/3,子宮及雙側附件未見異常。下一步最應該采取的檢查是(宮頸刮片檢查 )。
【解析】慢性子宮頸炎主要癥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病人可有腰骶部疼痛,下墜感。因黏稠膿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透而致不孕。慢性宮頸炎以局部治療為主,在治療前需常規做宮頸刮片甚至活組織檢查,排除早期宮頸癌。
16.有關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錯誤的是(主要侵及大動脈)。
【解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周圍血管慢性非化膿性病變,病變主要累及中小動脈,全層管壁均有炎癥反應,伴行靜脈和血管壁的交感神經亦常受累。
17.患者從事每天的日常活動即出現心悸、氣短癥狀,休息后即緩解,其心功能分級應為(心功能Ⅱ級)。
【解析】心功能Ⅱ級:心臟病病人,體力活動輕度受限。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但平時一般的活動下可出現上述癥狀,休息后癥狀很快緩解。
18.患者,男,42歲。因中度甲狀腺功能亢進而行甲狀腺大部切除術,術后48小時出現聲音嘶啞,手足抽搐的癥狀。該患者出現聲嘶最可能的原因是術中誤傷了(單側喉返神經 )。
19.患者,男,42歲。因中度甲狀腺功能亢進而行甲狀腺大部切除術,術后48小時出現聲音嘶啞,手足抽搐的癥狀。針對該患者手足抽搐,護理措施不正確的是(保證營養,大量進食肉、蛋、乳類食品 )。
【解析】由于手術時甲狀旁腺誤傷、切除或其血液供應受累可致手足抽搐。隨著血鈣濃度下降(降至2.0mmol/L以下,嚴重者降至1.0~1.5mmol/L),神經肌肉的應激性顯著提高,手足抽搐多在術后1~3天出現。發生手足抽搐后,適當限制病人肉類、乳品和蛋類等食品(因含磷較高,影響鈣的吸收)的攝入。
20.患者,女,59歲。咳嗽兩個月,痰中偶帶血絲,胸部X線平片示右上肺不張。最恰當的檢查程序是(痰細胞學檢查→CT→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解析】結合題干患者咳嗽兩個月,痰中偶帶血絲,胸部X線平片示右上肺不張,考慮為肺結核。痰結核菌檢查是確診肺結核病的特異依據。胸部CT檢查能發現微小或隱蔽性病變,了解病變范圍及組成,為診斷提供依據,幫助鑒別肺病變。纖維支氣管鏡對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21.患者,男,42歲。因中度甲狀腺功能亢進而行甲狀腺大部切除術,術后48小時出現聲音嘶啞,手足抽搐的癥狀。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中,最危急的是(呼吸困難和窒息 )。
【解析】呼吸困難和窒息是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后最危急的并發癥,多發生于術后48小時內。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煩躁,發紺,甚至窒息。常見原因有切口內出血,喉頭水腫,氣管塌陷,雙側喉返神經損傷等。
22.某產婦,27歲,娩出一男嬰。產后第10天,宮底恥骨聯合上二指,切口愈合很好。惡露量多,并伴有臭味。體溫38℃,下腹部輕微壓痛,目前護理措施不正確的是(母嬰分離 )。
【解析】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輕型者表現為惡露量多,混濁有臭味;下腹疼痛、宮底壓痛、質軟伴低熱。患者惡露量多,并伴有臭味。體溫38℃,下腹部輕微壓痛,考慮為產褥感染,護理需要做好心理護理,解答產婦及家屬的疑問,提供母嬰接觸的機會,減輕產婦的焦慮。鼓勵產婦家屬為產婦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
23.患者,男,56歲。主訴上腹部疼痛4小時。因4小時前飲酒后突發中上腹劇烈疼痛,向后背部放射,伴頻繁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和膽汁。經治療5天后腹痛持續存在,T39.6℃,該患者最可能發生了(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
【解析】腹痛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現和首發癥狀,多在暴飲暴食、進高脂餐及飲酒后突然發生。腹痛常位于上腹中部,亦可偏左或偏右,向腰背部呈帶狀放射,出血壞死型病人病情發展迅速,腹痛持續時間長,可為全腹痛。結合題干患者飲酒后突發中上腹劇烈疼痛,向后背部放射,經治療5天后腹痛持續存在,考慮為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24.鑒別1型和2型糖尿病最有意義的指標是(胰島細胞抗體 )。
【解析】胰島細胞自身抗體檢測可預測T1DM的發病及確定高危人群,并可協助糖尿病分型及指導治療。
25.午飯前患者訴頭暈、乏力、心慌、躁動不安,應立即檢查的項目是(血糖 )。
【解析】題干患者頭暈、乏力、心慌、躁動不安,考慮為低血糖,故應立即檢查的項目是血糖。
26.患者從事每天的日常活動即出現心悸、氣短癥狀,休息后即緩解。根據其心功能情況,最適合的活動方式是(可做太極拳等輕體力有氧活動)。
【解析】心功能Ⅱ級:心臟病病人,體力活動輕度受限。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但平時一般的活動下可出現上述癥狀,休息后癥狀很快緩解。
27.關于胎膜早破的臨床表現,錯誤的敘述是(胎膜早破后,胎心音會發生改變)。
【解析】胎膜早破潛在并發癥:可引起早產、感染和臍帶脫垂。用pH試紙檢查,若流出液pH≥6.5時,視為陽性,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極大。
28.某新生兒,生后8天,近4天反應差,不哭,吃奶少,體溫35℃。全身皮膚黃染明顯,臍有膿性分泌物。血常規:白細胞22×109/L,中性68%。該新生兒最可能的診斷是(新生兒敗血癥)。
【解析】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表現為精神欠佳、哭聲減弱、體溫異常等,轉而發展為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動,早產兒則表現為體溫不升,出現病理性黃疸并隨著病情進展而加深。
29.神經根型頸椎病多見的體征是(臂叢牽拉試驗(+))。
【解析】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體征為頭偏向患側,上肢相應神經根感覺減退、過敏或感覺異常,肌力下降,腱反射減弱。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做法是檢查者一手扶患側肩部,另一手握患側腕部,兩手向相反方向牽拉,如患肢出現放射痛或麻木感為陽性,是由牽拉刺激神經根所致。
30.臨床上病人右上腹痛伴有黃疸、寒戰、發熱,常提示(膽總管結石)。
【解析】當結石阻塞膽管并繼發感染時可致典型的膽管炎癥狀: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稱為Charcot三聯征。
31.肝硬化患者禁食硬食、油炸、粗纖維食物的目的是(防止損傷食管黏膜而導致出血)。
【解析】肝硬化病人戒煙、酒,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避免進食刺激性強、粗纖維多和較硬的食物,以防損傷曲張的食管胃底靜脈導致出血。
32.子癇前期孕婦應用硫酸鎂治療時,呼吸每分鐘不應少于(16次/分)。
【解析】硫酸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首選解痙藥物。護士在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均應監測孕婦血壓,同時還應檢測膝腱反射必須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min、尿量每24小時不少于600ml,或每小時不少于25ml。
33.輸卵管絕育手術臨床最常選擇的結扎部位是(峽部)。
【解析】輸卵管絕育手術臨床最常選擇的結扎部位是峽部。
34.患者女性,65歲。肥胖,有高血脂史,血壓24/13.3kPa(180/100mmHg)。近日心前區發生疼痛。如考慮為心絞痛,疼痛持續時間一般約為(3~5分鐘 )。
【解析】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緩解方式:疼痛持續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緩解。
35.燒傷局部有水皰,基底潮紅并有劇痛,其燒傷程度為(淺Ⅲ度)。
【解析】淺Ⅱ度燒傷:傷及表皮的生發層與真皮淺層,有大小不一的水皰,皰壁較薄、內含黃色澄清液體、基底潮紅濕潤,疼痛劇烈,水腫明顯。1~2周愈合,有色素沉著,無瘢痕。
36.21-三體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不包括(皮膚、毛發粗)。
【解析】21-三體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智能低下、愚笨面容及身體發育遲緩。約有40%的病人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常見房、室間隔缺損),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
37.患者,女,57歲。左乳外上象限乳腺癌。查體:腫塊直徑>2cm,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無遠處轉移。其臨床分期為(2期)。
【解析】患者腫塊直徑>2cm,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無遠處轉移。考慮為T2N1M0。分期為Ⅱ期。
38.嬰兒出生時體重為3.5kg,生后5個月體重應是(7kg)。
【解析】3~12月齡:體重(kg)=[年齡(月)+9]/2,題干5個月嬰兒,故其體重為7kg。
39.艾滋病所致機會性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解析】機會性感染:由于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而出現多種條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其中以卡氏肺孢子蟲肺炎最為常見,且是引起艾滋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40.患兒,6歲。發紺,活動耐力差,喜蹲踞,超聲心動圖示法洛四聯癥。護士在術前讓患兒適當飲水的目的是(預防血栓栓塞)。
【解析】法洛四聯癥患兒血液黏稠度高,發熱、出汗、吐瀉時,體液量減少,加重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因此要注意供給充足液體,必要時可靜脈輸液。
41.患兒,男,3歲半。因血尿半天入院。查體:精神差面色蒼黃,皮膚、鞏膜黃染明顯,肝脾輕度腫大,小便醬油色。既往身體健康,1天前進食蠶豆。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案是(去除誘因、水化和堿化尿液)。
【解析】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對急性溶血者,應去除誘因。在溶血期應供給足夠水分,注意糾正電解質失衡,口服碳酸氫鈉,使尿液保持堿性,以防止血紅蛋白在腎小管內沉積。貧血較輕者不需要輸血,去除誘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內自行停止。
42.患兒,男,3歲半。因血尿半天入院。查體:精神差,面色蒼黃,皮膚、鞏膜黃染明顯,肝脾輕度腫大,小便醬油色。既往身體健康,1天前進食蠶豆。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解析】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常在服藥、吃蠶豆、感染及接觸樟腦丸等誘因作用下發生溶血,除貧血表現外,有黃疸、血紅蛋白尿,嚴重者可出現少尿、無尿、酸中毒和急性腎衰竭。
43.患者男性,20歲,因患大葉性肺炎后出現高熱、大量出汗。患者訴口渴、口干,尿少。查體:血清鈉濃度為155mmol/L。應首先輸入(5%葡萄糖溶液)。
【解析】高滲性脫水實驗室檢查:血清鈉高于150mmol/L有診斷意義。題干患者血清鈉濃度為155mmol/L,考慮為高滲性脫水。治療原則:盡早去除病因,能飲水的病人盡量飲水;不能飲水者靜脈滴注5%葡萄糖液,脫水癥狀基本糾正,血清鈉降低后補充適量的等滲鹽水。
44.患者女,60歲,慢性咳嗽兩年,診斷為子宮脫垂。下列首先的治療是(積極治療咳嗽)。
【解析】子宮脫垂治療:加強盆底肌肉和筋膜張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積極治療使腹壓增高的咳嗽、便秘等慢性疾病。
45.關于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下列哪項不正確(肺組織修復后立即拔管)。
【解析】胸腔閉式引流管拔管指征:留置引流管48~72h后,如果引流瓶中無氣體逸出且引流液顏色變淺,24h引流液量<300ml,膿液<10ml,胸部X線顯示肺復張良好無漏氣,病人無呼吸困難或氣促,即可考慮拔管。
46.對開放性氣胸患者應立即采取的緊急措施是(用無菌凡士林紗布覆蓋傷口)。
【解析】現場急救:必須優先搶救窒息、大出血、開放性氣胸、休克、腹腔內臟脫出等特別危急的傷員。顱腦、胸部、腹部傷應用無菌敷料或干凈布料包扎,填塞封閉開放的胸壁傷口,用敷料或器具保護由腹腔脫出的內臟。
47.甲狀腺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術后呼吸困難和窒息)。
【解析】術后呼吸困難和窒息:多發生于術后48小時內,是最危急的并發癥。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煩躁、發紺,甚至窒息。
48.門靜脈高壓癥的主要表現為(脾大、側支循環建立與開放、腹水)。
【解析】門靜脈高壓癥臨床上有脾大及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或破裂出血、腹水等表現。
49.球-管失衡導致水腫主要是(腎炎性水腫)。
【解析】腎炎性水腫主要是由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從而導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鈉潴留,毛細血管靜水壓增高而出現水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