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河東一模試題:
動筒嘗于國學中看博士論難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傳無文。”動筒曰:“先生讀書,豈合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
18題解詞中考了“經”和“對”,這兩個實詞都可以用組詞法來解釋。“經”組詞為“經典”,再根據前后文判斷詞性為名詞,進一步解釋為“經典著作”即可;而“對”可組詞解釋為“應對”。
19題考“據何文,以知之?”的譯句,這里面“據”字也可組詞解釋為“根據”。
再例如有這樣一個小語段:
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①,并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②未盡,余兩小簏③,著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蛴性勅,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④履?”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其中考到“傾身障之”的“障”字。那我們就可以先組詞為“障礙”,再根據文意判斷此時“障”應為動詞,就可以把解釋調整為“遮擋”,這樣就解釋出來了。
所以,遇到自己沒見過的實詞不要慌張,有意識地使用組詞法,大部分都可以迎刃而解。
猜測法,根據前后文合理揣度詞義
有的文言實詞現在的詞義和古代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那么用組詞法可能就不靈驗了。這時候建議大家用猜測法。很多文言小段的前后文都有很強的照應關系,要么前后文出現相似內容,要么前后文出現相對的內容或者相反的內容。那么找到照應的詞語,就可以猜測出所考實詞的詞義。
例如:還是上面那個小語段,考到“意未能平”的“意”字。那么大家看,這里談到兩個人,是有對比的意圖的,兩人的表現就有照應的地方。“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②未盡,余兩小簏③,著背后,傾身障之”照應了“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這是寫二人的動作;“意未能平”就應該照應“神色閑暢”。根據“神色閑暢”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是寫二人表情的,那么“意”就可以猜測為“神色,表情”。
而“見自吹火蠟屐”中的“蠟”字如果考解釋該怎么猜測呢?看“蠟”字前面是“吹火”,那么“蠟”大家應該可以先猜測是“蠟燭”,然后猜測“火”和“蠟燭”這之間有什么關聯呢?火可以熔化蠟燭,“蠟”字在句中判斷應該為動詞,那么熔化后的蠟燭可以做什么呢?這樣就可以猜測為“涂蠟”。
以上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大家去理解課外文言語段中的實詞解釋。在考試中,面對不懂的實詞,不要慌張,冷靜地運用這些方法,相信大家都可以解釋出來。
·2021年中考生中考指南:必備物品清單 請查收! (2021-6-15 10:04:56)
·2021中考“錦囊”請收好:作答規范很重要 (2021-6-15 9:52:52)
·2021中考前這些事兒可千萬別做 (2021-6-11 20:27:44)
·2021年中考失利咋辦? (2021-5-25 16:37:03)
·2021年中考迎來大調整 這三點家長不要忽略 (2021-4-28 11:09:02)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歷史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數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龍江 | 內蒙古 | 更多 |
·執業醫師考試培訓 試聽 ·經濟師考試培訓 試聽
·執業藥師考試培訓 試聽 ·報關員考試培訓 試聽
·銀行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會計證考試培訓 試聽
·證券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華圖公務員培訓 試聽
·二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公務員培訓 網校 試聽
·一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結構師考試培訓 試聽
·注冊建筑師考試培訓 試聽 ·造價師考試培訓 試聽
·質量資格考試培訓 試聽 ·咨詢師考試培訓 試聽
·衛生職稱考試培訓 試聽 ·監理師考試培訓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