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長和學生存在著錯誤看法,一是認為平時用不著花時間去學習政治,不少學生把原來閱讀政治的時間用來學習其它學科,這種思想認識非常普遍。二是認為主要靠語文功底和臨場發揮,時間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他學科上。三認為政治考試無需多花力氣,平時做好筆記,臨考時只需翻翻書和資料就行了。結果,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影響了總分成績。
政治課該如何復習呢?下面幾點可供同學們參考。
1、政治學科的知識點多、復習量大,而且考試題目靈活多變,要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考試成績,就必須進行有效的學習,掌握復習方法,熟悉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同時要培養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把握試題的脈搏,爭取好成績。
2、教材上的基本觀點、原理,有的需要重點記憶,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記憶的知識作鋪墊,答題才會得心應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識只需理解,哪些知識必須記憶,平時做到有的放矢。
3、這幾年,中考命題方向體現出各學科的綜合性,又體現了政治學科思想性、時效性;也體現了考試改革要求的人文性、開放性、新穎性。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把握考試內容,和對能力的要求,以避免盲目應試。要特別關注課本中重點強調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是每次考試必考的重點,要把這些知識點有機的進行重組,抓住核心內容進行論述。
4、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政治試題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本內容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相對于時事政治、社會熱點等,課本有一定的滯后性。而試卷所選取的材料又多為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因此有人認為,只要抓住時政熱點,不需要學習教材,顯然這是錯誤的。熱點問題與教材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補充的。我們必須用課本的內容和觀點進行解釋、剖析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
5、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無論內容多新、形式多活,題型多變,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識的支點,這就是說“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建議同學們按照順序,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仔細閱讀教材,使所學的知識脈絡清晰全面,把握政治理論知識的內在聯系。在考試中,同學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運用這些知識多角度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6、政治考試不管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模式都是“題干加問題”。“題干”多源于時政熱點材料,所以,平時要養成關注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平時注意收集、整理國內、外重大事件,特別是與教材內容聯系較緊密的材料。
7、社會主義本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國情、基本路線、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國兩制”等基本概念和理論一定要熟練掌握,可多做這方面的習題,運用課本內容進行多角度的綜合性練習,逐步提高思維的完整性、邏輯性、準確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