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寧,煙臺一中初中部政治教研組組長,從教20年,教學經驗豐富。
推薦題目
分析材料,請回答
1、中央著力解決收入差距問題對促進社會和諧有何重要意義?
2、請你列舉近幾年來,我國為解決民生問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你認為該企業采用的多種分配方式的效果會怎樣?說說你的理由。
推薦理由:政治中考的最大亮點就是時政性。綜觀歷年中考題,其非選擇題的絕大部分都是以當年的時事材料為背景材料來進行分析。比如,2006年的中考題,四個大題中有三個就是當年的熱點:新農村、榮辱觀和創新。和諧社會是近兩年的新熱點,民生問題是其重要內容,也是今年“兩會”的重點。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是人們經常議論的問題,并且它和課本的知識點結合得比較密切,回答起來既有課本要點作理論依據,又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解題思路:解答第一題首先要想到課本在經濟方面的政策、原則,即根本目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則,然后再結合實際談談一些和現實結合的要點。這樣答起來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同學們要充分挖掘材料中的信息點,不要漏掉要點。解答第二題要了解國家近幾年在分配問題上采取的政策,要從宏觀上回答,不要答成地方上的一些具體政策。第三題要根據材料從分配制度、分配原則來回答,同時又要根據企業的做法從對企業的生產、對人才的影響來談。
正確答案
1、(1)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實現共同富裕;
(2)有利于更好地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可以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繁榮的成果;
(4)有利于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協調各方面的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的穩定;
(5)有利于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
(6)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
2、重視“三農”問題,減免農業稅;征收個人所得稅;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展“興邊富民”活動;
3、效果會非常好。
(1)因為該企業的做法體現了我國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有利于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應考建議:在政治中考中,考生不要奢望會遇到一模一樣的試題。在考試中,首先要對問題進行分類,看看屬于哪一類。例如:如果遇到關于民生方面的問題,如就業、農村醫療改革等都可以參考為什么要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些要點來回答。二是一定要結合具體材料來談,避免簡單羅列要點,而缺乏對材料的分析。最后要注意,中考中最大的忌諱是審錯題,所以考生一定不要吝嗇審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