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1、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地點、內容——見課本。
(2)第一屆政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在當時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屆政協會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原因:①《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奮起抗日。②以這首歌曲為國歌,能夠時刻激勵中國人民居安思危,繼承傳統,奮發圖強。
2、開國大典:(時間、主要儀式)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1)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結束,開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2)開辟了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結束。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
(3)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爭取斗爭勝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時間:1951年。(2)歷史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5、抗美援朝:
(1)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①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2)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②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英勇奮斗。
(3)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和平環境,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證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國的時代過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為保衛祖國而抵抗帝國主義者的決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①英雄們的主要事跡(見課本。)②為什么稱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6、土地改革: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②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影響:①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②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④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但我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指標超額完成。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了加強,華北和西北業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4)意義和影響: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2、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它是我國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內容:對 、 、 的社會主義改造。
(2)三大改造的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3)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農業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但是我國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難以解決生產工具、資金和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影響了農業生產發展,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②效果:促進了農業產生的發展,使農業產量年年增高。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時間——1956年底。②意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的任務,在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中共八大:
(1)內容: 。
(2)意義: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3)八大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比較:
①兩次會議的相同點:都提出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②兩次會議的不同點:實施的情況及影響不同。八大后,社會主義建設蓬勃展開,成就顯著,但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正確的路線沒有得到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迅速發展。
5、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時間:1958年發動。
(2)原因:黨和人民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3)表現: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標志的“左傾”錯誤泛濫。
(4)影響: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使我國人民遇到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
(5)教訓:①搞經濟建設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6、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祿,王進喜,鄧稼先,雷鋒。他們的主要事跡見課本P26-P29。他們的精神品質:熱愛祖國、艱苦創業、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7、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同點:土地改革是1950年開始,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即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業合作化是1952年開始,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在大躍進中發展起來的。人民公社是在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合并而成的政社合一的社會基層組織。公社的一切財產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社員的自留地、家畜、樹木等都為公社所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在實行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8、文化大革命:
(1)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他希望通過“文化大革命”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黨的歷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間,國家主席劉少奇遭到迫害,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被中央開除出黨,并遭非法監禁,迫害致死。
(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國家政權遭到削弱,民主與法制建設遭到踐踏;嚴重摧殘了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阻礙了教育、科技事業的發展;致使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拉大了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4)教訓和啟示: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國內的主要矛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的方針;我們必須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國內環境。
相關推薦:
·2021中考語文閱讀理解最全的33套答題公式 (2020-11-10 17:20:05)
·2020中考生物知識點結構圖分類整理:健康的生活 (2019-11-8 14:54:53)
·2020中考生物知識點結構圖分類整理:生物技術 (2019-11-8 14:53:20)
·2020中考生物知識點結構圖分類整理:生物的多樣性 (2019-11-8 14:50:27)
·2020中考生物知識點結構圖分類整理: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 (2019-11-8 14:48:17)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歷史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數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龍江 | 內蒙古 | 更多 |
·執業醫師考試培訓 試聽 ·經濟師考試培訓 試聽
·執業藥師考試培訓 試聽 ·報關員考試培訓 試聽
·銀行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會計證考試培訓 試聽
·證券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華圖公務員培訓 試聽
·二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公務員培訓 網校 試聽
·一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結構師考試培訓 試聽
·注冊建筑師考試培訓 試聽 ·造價師考試培訓 試聽
·質量資格考試培訓 試聽 ·咨詢師考試培訓 試聽
·衛生職稱考試培訓 試聽 ·監理師考試培訓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