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開翔宇學校 古旭辰
物質 M N Q P
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量(g) x 26 2 12
一、讀圖分析題型
(2009年肇慶)下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此反應有單質生成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圖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解析:圖形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示出來,同時也考查了同學們思維的轉換能力。通過閱讀題目發現,生成物中有同種微粒排列成的圖例,因此在反應中有單質生成,故A項正確,同時C項錯誤。根據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可以知道原子作為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因此B項正確。D項考查同學們對質量守恒定律關鍵詞“參加”的理解,只有反應中被消耗的物質才是真正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觀察圖例,發現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粒子個數比為1:1,因此D正確。
二、應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計算
(2009年徐州)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l3g
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解析:我們知道在化學反應進行的過程中,反應物的質量將不斷減少,而生成物則不斷增多,因此如果我們發現一種物質的質量隨著反應的進行在不斷增加,我們就可以判斷該物質是此反應的生成物,若某物質隨反應的進行在不斷減少,則該物質是此反應的反應物。通過觀察和簡單的計算我們得知,物質N質量增加了25g,物質P質量減少了20g。故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C項正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消耗的物質質量應等于反應生成物的質量,因此判斷出M也是反應物,在反應中消耗5g,因此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l3g,此反應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該反應M+P→N,而物質Q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改變,有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或者與該反應無關,因此D項正確。故選A。
質量守恒定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查形式,就是應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此類型的考題形式繁多,涉及的知識面也很廣,我們將在今后的內容中學習。質量守恒定律除了知識的考查外,同學們還要注意計算格式的規范。通過反復練習,積累解題的經驗方法。
·2013中考復習指導 提分策略小技巧 (2013-3-28 10:02:31)
·2013年中考備考:畫“知識樹”使復習有條理 (2013-3-25 10:50:35)
·2013中考備考:考生沖刺十大復習方法總結 (2013-3-19 11:47:22)
·2013中考備考:調節心理方法 回歸健康心態 (2013-3-18 17:12:25)
·2013中考復習計劃切忌“前松后緊” (2013-3-18 16:46:55)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歷史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數學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已公布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龍江 | 內蒙古 | 更多 |
·執業醫師考試培訓 試聽 ·經濟師考試培訓 試聽
·執業藥師考試培訓 試聽 ·報關員考試培訓 試聽
·銀行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會計證考試培訓 試聽
·證券從業考試培訓 試聽 ·華圖公務員培訓 試聽
·二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公務員培訓 網校 試聽
·一級建造師考試培訓 試聽 ·結構師考試培訓 試聽
·注冊建筑師考試培訓 試聽 ·造價師考試培訓 試聽
·質量資格考試培訓 試聽 ·咨詢師考試培訓 試聽
·衛生職稱考試培訓 試聽 ·監理師考試培訓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