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四川省201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簡章》得知,2015年四川注冊會計師報名時間為3月30日-4月30日。
一、報名條件
(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
1.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 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二)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
1.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 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1. 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
2. 以前年度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停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二、報名程序
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報名人員,應當通過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http://www.scicpa.org.cn),點擊右下“注冊會計師考試網上報名”,進入“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網上報名系統”(簡稱網報系統),或直接登錄http://cpaexam.cicpa.org.cn 進行報名。報名分為填寫報名信息、交費和資格審核三個環節。
(一)填寫報名信息
報名人員應當于2015年3月30日至4月30日(網報系統開放時間為每天8:00—20:00),登錄網報系統進行注冊,點擊“我要報名”,按照報名指引如實填寫相關信息。非首次報名人員的相關信息如發生變動,應當重新填寫。
符合綜合階段考試的報名條件,但不能完成報名程序的報名人員,可向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查詢辦理。
(二)交費
1. 報名信息填寫完成后即可通過網上支付交納考試報名費,交費完成視為報名程序完成。報名程序完成后,所報考科目及相關信息不能更改。
2. 持非居民身份證(如軍官證),或者網報系統中未能顯示本人照片,以及以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作為報名條件(以下簡稱特殊證件)的首次報名人員,應當在報名期間攜帶本人簽名的報名信息表、有效身份證件、照片、職稱證書或相關材料,到省考辦或報考所在地的市(州)考辦(財政局)指定地點(詳見網報系統中有關各市(州)報名點信息)進行確認后,再完成交費。
特殊證件報名人員證件確認地點:
(1)省直考區
省直考區由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直接管理,負責部分成都地區的考試考務工作,省直考區所設考場均設在成都市轄區內,特殊證件確認點設在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即省考辦,成都市高新區天益北巷4號10樓考試培訓部,電話028-85313053)。
(2)市(州)考區
除資陽、巴中、廣安、甘孜、阿壩等5市(州)之外的其它各市(州)的報名人員,應按屬地原則,在當地市(州)考辦(財政局)指定的地點進行特殊證件確認。
資陽、巴中、廣安、甘孜、阿壩等5市(州)因未設考區,上述5個市(州)的報名人員,網上報名時可選擇附近任一市(州)或省直考區報名參考,若有特殊證件情況,請于正常工作時間到所屬考辦指定地點進行特殊證件確認。
3.交費截止時間為2015年4月30日20:00。
4. 按照四川省物價局《關于調整注冊會計師統考收費標準的通知》(川價費[2004]3號)和國家計委《關于注冊會計師考試收費標準問題的通知》(計價格[2001]527號)規定,我省專業階段考試每科收取報名費65元,綜合階段考試收取報名費130元。交費手續完成后,考試報名費不予退還。
(三)資格審核
今年將不設現場資格審核,所有報考人員的報考資格審核均在網報系統中完成。報名資格未通過的報名人員,將不能下載打印準考證和參加考試,報名費不予退還。
1. 首次報名人員(不含應屆畢業生,下同)和應屆畢業生報名人員的照片信息,將由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進行認證,自動提取。
2. 首次報名人員和應屆畢業生報名人員填報的畢業證書或學歷認證書編號,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進行認證。未通過認證的報名人員,不符合報名條件,報名資格不予通過。
3. 應屆畢業生報名人員應當于7月20日至31日(網報系統開放時間為每天8:00—20:00)期間,登錄網報系統錄入本人的畢業證書編號;持國外學歷證書的報名人員,應當錄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認證書編號。未錄入畢業證書或學歷認證書編號的,不符合報名條件,報名資格不予通過。
4. 報名人員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錄網報系統查詢個人報名狀態。非首次報名人員可在報名完成后查詢,首次報名人員可在5月29日后查詢,應屆畢業生報名人員可在8月21日后查詢。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
2015年注冊會計師教材 ※ 2015注會新舊教材變化分析匯總
201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大綱匯總 ※ 大綱變化匯總 ※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