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代理制度
【所屬章節】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知識點】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
【解釋1】委托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授權的意思表示而發生的代理,又稱意定代理。由于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授權的意思表示而發生,因此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在授權時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解釋2】委托授權為不要式行為,既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或者其他方式授權,其中書面的委托形式是授權委托書。
1.代理權的濫用與無權代理
代理權的濫用 (“有權”但“坑爹”) |
無權代理 (“無權”卻“亂來”) |
①自己代理 | ①沒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 |
②雙方代理 | ②超越代理權的代理行為 |
③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 | ③代理權終止后的代理行為 |
【提示1】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提示2】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解釋】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在民事法律行為類型上應當定性為效力待定行為,其行為效力取決于被代理人對意思表示的追認與否。
【提示3】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代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
具體見“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3.表見代理
【解釋】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2015年案例分析題)
(1)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①代理人無代理權。
②相對人主觀上為善意。
③客觀上有使相對人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的情形。
④相對人基于這個客觀情形而與無權代理人成立民事法律行為。
【提示】通常表現為:(1)合同簽訂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紹信或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使得相對人相信其有代理權;(2)無權代理人此前曾被授予代理權,且代理期限尚未結束,但實施代理行為時代理權已經終止。
(2)表見代理的效果
表見代理對于本人來說,產生與有權代理一樣的效果。被代理人不得以無權代理作為抗辯事由,主張代理行為無效。
相關推薦:
2020注會cpa考試《各科目》每日一題匯總 | 重大時間節點
2020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注會考試科目
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 | 注會考試資料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